居民应急救助之自然灾害篇-震后心理援助

讲师风采
徐凯文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徐凯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
视频简介:
地震灾害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人们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对经历特大灾难者,不但需要生命和身体的救助,还需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灾难者平复心理创伤,尽最大可能帮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减少到最小,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人经历创伤事件后的症状包括:1、闪回。2、回避。3、敏感。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分类:第一级人群: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庭及伤员。第二季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现场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地震灾害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级人群: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的灾区以外的社区成员,以及对灾难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态失控的个体。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