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节水技术(三)

讲师风采
陈学珍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教师,教授
讲师简介:
陈学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教师,教授。曾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农学院教书育人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任作物学科带头人。中资科学教研室主任,分工会主席。北京作物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历史、监……
视频简介:
随着我国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政策的实施,保护地正在迅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到去年年底保护地栽培面积超过110万公顷大关,占到全国农田灌溉总面积的20%左右。在保护地生产中,人们往往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决定灌水的次数和灌水量,也有农民利用手抓土块落地后是否散开的方法,确定土壤水分状况,决定灌水时期。在我国节水农业大发展的时期,保护地生产作为一种高效农业生产,应起到先导推动作用。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蔬菜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生育期间一般需要频繁地灌水。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蔬菜对水分状况更为敏感,灌水及时与否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一些食叶类蔬菜更是如此。不同种类的蔬菜其需水特性也不相同。生长期叶面积系数高、生长速度快、采收期长、根系发达的蔬菜的需水量要高些,如茄子、黄瓜等,生育期需水量高达800mm左右。反之需水量要低些,如菠菜、莴笋等,需水量只有300mm左右。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