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第三集……

讲师风采
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
视频简介: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为了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社会上先后出现了以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许多学派,他们著书立说,相互论战,引发了一场历时达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也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学说各成一家之言,对后代的影响极其深远,其中最重要的且影响力最大的便是儒家学派。所以,要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需要先从儒家说……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孔子大约也是会做官的。对于这件事,他是“三有一懂得”,即有准备,有想法,有策略,懂政治。我们读《论语》,会发现多次有人问政,孔子都有回答。比如《论语·颜渊》,就有子贡问政,子张问政,齐景公问政,季康子问政;《论语·子路》,则有子路问政,仲弓问政,子夏问政,叶公问政。问政的人,有执政者,也有学生,孔子都对答如流,留下了许多治国的名言,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比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等等,都是。可以说,孔子为他的从政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是“时刻准备着”。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