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中)

讲师风采
刘延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
讲师简介:
刘延东,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视频简介:
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创造活力,勇攀科技高峰,作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贡献。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主持人:现在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讲话。 刘延东:启德主席,高丽书记,光召名誉副主席,各位院士,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隆重开幕。这次年会以科技创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技术,积极建言献策,这对于调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我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启德同志阐述了中国科协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改革的主张和意见,代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高丽书记介绍了天津市以科技创新推进天津市的科技发展,建设科技强市的经验和体会,可以说为这次全会做了很好的开篇。下面我也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同志们共享。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位置,加以部署和推进。从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再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推动科技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先后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各领域的科技迅猛发展,国家整体的科技发展水平不断的实现新的跃升。 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浅,量子通讯,铁机超导,高技能计算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建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工程,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和科学家。我们在国际科技大格局中可以说由全面的追赶者向部分领域的同行者不断前进,并在某些领域加速向领跑者靠近。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发挥了举轻若重的巨大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长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球科技发展进入到一个最为活跃的创新时代,前沿科技领域孕育着新的突破,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的产业结构将进入新一轮的大调整时期。各国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就占据了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许多国家将创新提升到战略的层面,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美国的奥巴马总统在今年的国情自问中,把鼓励创新放在保持竞争力,赢得未来的三大途径之首。强调创新是美国赖以生存的方式。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提出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等于。新兴经济体在强劲经济的带动下,研发投入也大幅增加,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的提升,可以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方面,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而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一些发达国家逐渐视我为平衡合作伙伴,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门槛和壁垒越来越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如不抢抓机遇,加快促进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将难以在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中掌握主动。从国内看,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奋斗,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 但是,我们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还没有形成技术含量较高的优势产业集群,我们的出口产品中70%是劳动密集型,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的位置。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的课题。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尽管现在已经是科技大国,我们的研发人员的总数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产出位居世界第二,研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