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

讲师风采
徐星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
讲师简介:
徐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提出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最为翔实的证据和模型。
视频简介: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起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都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提到恐龙大家都很熟悉,而且一提到恐龙,大家可能一般想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其实对科学家而言,这样的用语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因为恐龙从来没有灭绝,恐龙的一支在亿万年前,演变成了另外一类生物,这类生物迄今还生活在地球上,也就是鸟类,换句话说,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证据,表明现在的鸟类实际上就是亿万年前从恐龙演化而来的,我们是怎么证明这个假说的呢?说到恐龙变鸟,实际上它是一个进化的问题,说到进化,理论上讲实际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相互联系的,用个极端的例子来讲,我们和我们吃的西瓜甚至都有很远的血缘关系,那么这种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是怎么复员的呢?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证据,比如说形态学的证据,举个例子说,这个小孩长的非常像他爸爸,这就是形态学的证据,还有些证据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找到,举个例子说今天大家在报纸上,经常看见的DNA亲自签定,实际上就是研究亲缘关系的一种方法,另外还有一些行为学上的证据,举个例子说,我们人类有一种哺乳行为,我们熟悉的马牛羊,老虎、豹子这些动物也都有这种哺乳行为,这种哺乳行为就构成了一个证据,说明所有这些我刚才提到的动物,亲缘关系比较近,我们把它叫一个类群,叫做哺乳动物,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来复原恐龙和鸟类是不是有这样的亲缘关系,通过很多科学家的工作,确实发现了不仅有形态上的相似,而且有微观层次上的相似,比如说把恐龙的骨骼切开,把恐龙蛋切开,你和现在的鸟类骨骼和现在的鸟对比,你会发现它们非常相似,还有行为学的相似形,比如说我们发现有些恐龙像鸟一样可以孵卵,我们发现有一些恐龙像鸟一样睡觉,甚至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存在在亿万年前保存的DNA,或者说蛋白质的片断,来证明恐龙和鸟类有这种相似形,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的证据,表明鸟类是恐龙当中的一支演化而来的,我们在过去的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希望揭示整个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恐龙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慢慢地转化成鸟类的,如果想研究这个过程的话,我们第一个要问的问题显然就是,羽毛是怎么出现的鸟类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那么有些恐龙身上是不是也有羽毛,或者类似羽毛的结构,其实过去的化石发现,表明很多恐龙像其他的爬行动物一样,身体长着鳞片,但是实际上跟鸟很像的这些恐龙,我们没有任何化石证据,表明它体表是什么样子的,1996年的时候,应该说在古生物研究历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这个物种叫什么呢?叫做中华龙鸟,它的名字有一些误解,它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吃肉恐龙,在它的身体上长着一些原始的羽毛,这个化石发现以后,作为我们研究恐龙的学者,感觉到都非常的兴奋,所以在1997年的时候,我们也组织了野外发掘,希望在这个地区找到更多的化石证据,来复原这段演化历史,经过三十多天,我们实际上还是没发现特别重要的东西,所以非常失望,但是就在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农民的家里,发现了左上角的这块化石,基于这块化石,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叫做北票龙,这种龙也是一种长羽毛的恐龙,我刚才讲了中华龙鸟,是世界上第一个长羽毛的恐龙,所以当时它发现以后,很多人怀疑它到底是不是长着羽毛,也许那种你说的原始的羽毛,可能是其他的结构,现在我们发现了北票龙,就表明这种原始的羽毛实际上在不同的恐龙当中都有分布。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