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之淮南大案

讲师风采
王立群王立群
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
视频简介:
淮南大案是汉武帝一朝发生的最大的一次诸侯王的叛乱。淮南王刘安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曾经召集他的门客编纂了流传到今天的《淮南子》一书,所以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学者。而且刘安这个人还会弹琴,琴弹的也很好,刘安的地位也很高,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在武帝一朝他的辈分很高,汉武帝呢?汉武帝是汉文帝的孙子,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所以刘安和谁同辈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王立群:我们这一集讲淮南大案。这是汉武帝一朝发生的最大的一次诸侯王的叛乱。淮南王刘安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曾经召集他的门客编撰了流传到今天的《淮南子》一书,所以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学者。而且刘安这个人,还会弹琴,琴弹的也很好,刘安的地位也很高。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在武帝一朝,他的辈分很高。 汉武帝是汉文帝的孙子,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所以刘安和谁同辈呢?刘安是和汉武帝地父亲汉景帝是同辈人。刘安就是汉武帝的亲叔叔,这样一个关系。 那么,他的太子怎么会被雷被告了状呢?被这个字呢,就是我们今天的被子的被,这个字还有一个镀银,读“被”。 雷被的告状是淮南王谋反的一个导火索,事情的起源是由于他的太子学剑。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学剑,学了一段时间,剑术有了一些长进,而且呢,他学了剑以后,他觉得自己进步很快,和很多人比剑,比的结果,没有人能够赢过他,不过这个没有赢过,我觉得应当打个问号。他是淮南王刘安的太子,那么谁跟太子比剑,不得手下留情,所以太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得了。当他觉得了不得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这个告状的雷被。 太子跟雷被原来没有关系,但是雷被的剑术非常高,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所以太子就想找雷被去比试,他通过比试,如果能够击败雷被的话,那他的名声就可以大大提升。 所以他为了此,要去找雷被比剑,你看刘安这个太子也很不安分,他本来是一个诸侯王的太子,地位已经相当高了,也很有钱,什么都不缺。他就学了一个剑,学这个剑就光想和雷被比一比,赢了雷被来提高自己的名,其实他所有的祸就起源于这个要搏这个名,他想要这个好名胜。但是雷被不敢跟他比,因为对于雷被来说,这个剑没法比。赢,你把太子打败了,你还能在他爹手下干活吗?你输,输了以后,你一世的英名不就毁了,所以雷被不比。不比太子不愿意,非要他比,逼着他比。最后没有办法,两个人就比了,在比试的过程中间,雷被是一再退让,太子是步步紧逼,最后雷被一失手,把太子给伤了。 同期声: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的雷被,居然没有掌握好出剑的分寸,我们可以想像,比剑过程中,太子留迁的紧逼程度。但不管怎么样,雷被最终是伤了太子,赢了比试。那么太子刘迁会咽下这口气吗?淮南王会秉公处理吗?他们会对雷被采取什么行动呢?雷被又会做何反应呢? 王立群:太子受伤了以后是勃然大怒,雷被伤了太子是吓得面如土色。没有办法,事情已经发生了,事情发生以后,两个人都有想法,雷被就觉得淮南国待不下去了,而这个时候,是哪一年呢?这个时候是元朔五年,元朔五年,正是汉武帝刚刚打完漠南之战,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的时候,所以当时汉武帝就有一个诏令,是全国所有老百姓,只要愿意参军打仗的,都可以到京城来报名。所有地方政府和诸侯王,一律不得阻拦。有这样一道诏令。所以雷被觉得在淮南国待不下去,他就想走。反正人挪活,树挪死,我在你淮南国待不下去了,我挪挪地方,我挪到京城我去参军,想躲过这一灾。 但是太子怎么想呢?太子觉得没有那么便宜,你和我比剑,不但没让我赢,让我丢了一个大人,你还把我弄伤了,你还想跑,太子不愿意。就到他爹跟前说话,当然太子这个话肯定是一面理了,淮南王是怎么样呢?淮南王最终是偏听偏信。 儿子告了伤了儿子的门客的状,当然这个官司就不用打,肯定是雷被要倒霉。接我雷被是挨了一顿训,撤了职,而且不准他到京城参军,你不能一走了之,你就在这儿待着吧。所以偏听偏信是为君失查,娇生惯养是为父失职。 淮南王既失查又失职。而且为情所误,就是为了他爱子这点情,暴露了淮南王的弱点。这下雷被逼得没有路了,待到这儿是一天日子都不好过,走又走不了,雷被被逼急了。我们都知道人被逼急了,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雷被一逼急,连夜就逃了,逃到京城就告,告太子。这就是第一件告发淮南王的案子。 这个雷被一告,汉武帝就受理这个案子了,汉武帝一受理案子,交给河南郡来具体处理这件案子。这样一来,淮南王刘安就非常害怕,河南郡要抓淮南王的儿子去审理这个案子,淮南王一听说他的儿子要被抓,就做了一个决定,如果河南郡胆敢来抓我的儿子,我就要造反,我就要反,这是淮南王第一次策划要谋反。 但是,要抓捕淮南王的太子,这个具体办差的事情,河南郡是交给寿春县来办的,寿春是淮南国的国都,寿春县的县丞是负责这件事情来抓的,但是淮南国的国都寿春县丞是淮南王刘安任命的,他当然偏向刘安,他没有去逮捕太子,结果这件事情,惹起了淮南国国相的不满意。诸侯国的国相是天子任命的,天子任命的,他得向着中央政府。诸侯王任命的,他向着诸侯王。实际上在抓不抓太子这个地方,已经面临着中央的力量和地方诸侯力量的一场角逐。就在这种情况下,淮南国的国相就决定要控告寿春县丞。 淮南王刘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