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形象的培育(五)

讲师风采
陈登才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陈登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在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领域研究享有盛誉,获国务院颁发“为我国发展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证书。 1936年生,广东普……
视频简介:
党和团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的根基都在人民,因此从本质上看,党团的形象是稳定的、可靠的。但是由于部分人对党团性质的不正确认识,认为党团形象是贪官多、腐败的,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怎样科学的认识党团的形象呢?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登才从科学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形象;科学的评估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形象的作用和影响力;努力提高培育共产党共青团优良形象……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后来我们根据这个意思去写毛泽东思想发展史,最后还获得了一个优秀一等奖。原来老写不清楚,后来有同志说,你问问小平,因为刚落实政策两年左右,邓办比较熟悉一点。后来我想根本不需要专门找他,查一查,看看小平有没有说,文选公开出的有没有,到外边我一查有这个东西,他就讲这两条。 同时还告诉他们,根据马列主义的原则,中国民主革命以后,就要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再要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他说这样就能够把中国人民引导到完全脱离剥削、压迫的社会,建设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和任务。建设共产主义幸福生活,都是建立在两计划基础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计划,第二个计划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这样的人就是符合共产党员的含义。 当时他的目的是这样的。所以小平就告诉他,他说现在五六年了,我中国已经有1100万党员了,但不是全部或者是大多数都已经达到这样的标准了。小平对国际青年代表团的朋友说我们的党员就是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内,还没有两只脚都进去。他说,过去反帝反封建他参加了党,这是民主革命要求,为了土地。现在是为了社会主义,党的任务就是一步一步的提高党员的觉悟,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员。他告诉这些朋友,说中国共产党把这个任务作为自己的经常任务。所以党员入了党,还要改造自己,要适应中国社会的变化,要适应党的任务的变化,要适应社会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对党员的标准不是一下子能够达到的,因为共产党员一是普通人,二是普通人的先进分子,党的教育要引导党员不断进步,不要变成普通人,甚至还落后的普通人,那就麻烦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