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粉煤锅炉低NOx燃烧技术

讲师风采
吴章发
讲师简介:
吴章发,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主任工程师。
视频简介:
本集视频为你介绍电站粉煤锅炉低NOX燃煤技术的相关知识。燃煤系统如何优化?它又是如何平衡空气,煤量分布?它又是如何改进煤粉粒度?如何优化锅炉余量空气?燃烧器又有哪些形式?中国又有怎样的应用情况?敬请关注本集视频,听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主任吴章华为你一一解答。我们又该如何发展这一技术?让我们共同努力。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现在我汇报的题目是《电站燃煤锅炉低NOx燃烧技术》,今天早上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朱院长解读了我国新颁发的燃煤电厂排放标准,那么在这里我就氮氧化物排放方面为了达到这些新的排放标准都可以采用哪些技术手段。 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燃烧过程氮氧化物的生成和还原。氮氧化物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热力氮氧化物,另一个是燃料氮氧化物。那么热力氮氧化物主要是在燃烧过程当中,这个燃烧空气中一小部分,也差不多不到1%的氮被燃化在高温之下在1500多度以上被氧化生成了。它占总的氮氧化物总量的大概20%、30%,而且它的热力氮氧化物的生成跟温度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燃料氮氧化物,它主要是由煤中的一部分氮被氧化生成的,大概占氮氧化物总量的70%、80%。但是在缺氧的情况下,一部分已经生成的氮氧化物在燃烧过程,尤其是初期所产生的含氮自由基被还原成氮气。所以第一个是燃烧的技术的关键是在要控制这个燃烧温度,另外在不影响燃烧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创造一个局部缺氧条件或者是还原条件,所以把已经生成的氮氧化物给它还成氮气。 那么低NOx燃烧技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个是燃烧系统优化,一个是低NOx燃烧器,还有炉内空气分级,还有炉内燃烧分级。那么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各个技术的技术要点。 第一个是燃烧系统的优化,实现燃烧系统优化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技术手段,第一个是平衡各个锅炉里头有许多燃烧器,所以需要平衡各个燃烧器之间的二次风分布,可以…正负偏差不超过5%。还需要平衡一下燃烧器之间的煤量分布,最好偏差不要持久10%。还有可以改进煤粉粒度分布,可以改善到75%通过200目,99.5%通过500目。可能这是我原来工作当中的习惯用法,在国内可能经常是使用R90,这个数字还需要经过一个变化。最后一个是需要优化一下锅炉余量空气系数。 对燃烧系统的优化需要平衡空气分布,就是要在燃烧器之间分布偏差在某一些电厂当中可以达到高达30%、40%的,现在看不到这个图的。这个是扬州电厂2号炉里头一些现场数据,这个燃烧器解决上下各个层次间还有同层次间各个燃烧器的之间的二次风分布偏差非常大,可以达到30—40%。但是事实上在一些调整好的地方偏差可以降低到正负5%。 另一个是燃烧系统可以平衡一下煤量分布,从这个例子来看这是同一层的有五个燃烧器,各个燃烧器之间煤量的分布,这里可以看出来大概偏差高达40%左右。那么这个下图这里可以看出来这里是平衡的,这个是平衡比较好的一台燃烧器,这个偏差没有超过10%。那么各个燃烧器之间的偏差事实上可以从正负40%可以调整到10%左右,以前的工程经验表明煤量偏差,每减少10%未燃尽碳可以减少一半,那么如果从正负40%降低到正负10,那么未燃尽碳可以减少好几倍。那么未燃尽碳燃烧效率提高了,我们可以适当减少余量空气,然后余量空气减少了,这个氮氧化物的排放也自然降低了。 燃烧系统优化的手段也可以改进煤粉粒度,其中一种做法就是如果是现有,如果是使用静态分级器的,那么可以升级为动态分级器。您看到的这张图是英国北爱尔兰的一个电厂里头原来这个…实验静态分级器后改装成动态分级器。你可以看到这个200目,200目的通过由原来的大概只有60%左右改装成动态分级器之后已经提高到75%。那么下图可以看到其实煤粉细度的改进对这个燃烧效率的影响,如果是煤粉粒度分布如果是52%通过200目,如果提高到改进到72%通过200目的,那么未燃尽碳,飞灰里头的未燃尽碳由原来的大概9%可以降低到大概3%左右。所以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燃烧系统优化就是优化锅炉余量空气系数,大家看到这两个图就是氮氧化物锅炉出口的氮氧化物,有一些锅炉的飞灰的未燃尽碳随着余量空气系数获得锅炉出口的含氧率的变化的情况。这个氮氧化物和未燃尽碳这个控制总是一个矛盾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个含氧率越低的,这个氮氧化物排放就越低。但是燃烧的效果就不是太好,所以一般的对大多数煤来说这个锅炉出口的含氧率一般是控制在3%—4%左右,比较典型的大概在3.5%左右。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