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辰生
演讲人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
谢辰生,现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为文物保护奔走呼号,无怨无悔。曾任郑振铎业务秘书,我国文物界著名专家,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前言、第一次明确提出文物的定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致力于文物保护管理事业。历任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业务秘书、副处长,国家文物局副秘书长、顾问,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在上海参与了战时文物的清理工作,并协助郑振铎编撰《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留存日本文物目录》等。倡导创办了景德镇古陶瓷制作博物馆、铜绿山古铜冶遗址博物馆,主持复制了随县编钟和古代珍贵纺织品,并负责开拓水文、地震考古新领域。1995年退休后仍在为保护文物不停地奔波。1999年他亲赴浙江舟山定海考察,是第一批阻止定海文物破坏的专家之一;2000年他又赴新疆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Au_60333_0.jpeg
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将拍卖圆明园十二个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起拍价相当于人民币两亿元,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中国各界一片哗然。在各种争论声音中,持坚决反对意见的就是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现年86岁的谢辰生自幼受其大哥、著名明清史学家谢国桢的影响,喜爱中国传统文化,1946年成为著名作家郑振铎的助手,在上海参与编写《甲午以后流入日本文物之目录》,准备向日本讨还被掠夺的文物。1949年谢辰生随同郑振铎一起回到北京,进入国家文物局工作,负责起草新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从此开始了六十年的文物保护生涯。在参加制定各种文物保护法规的同时,谢辰生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各类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在北京城墙被完全拆除之时,谢辰生成功地使北京古观象台得以保留;面对种种困难,他极力促成曾侯乙编钟的复制;湖北铜绿山铜矿遗址的整体保护,更是开创了遗址原状保护的先河。为保护首都北京的古老建筑风貌不被破坏,谢辰生甚至上书中央,终于使得一些古老的街道和建筑,没有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消失殆尽。
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
Vod_60333.jpeg
CKFAGHB0611142605047.flv
288
350
error.html
error.html
http://gffgaf75067c2e8a043a7hxcobnnvv0x9x6bo9.fbyb.hbpu.cwkeji.cn/adksvod/PublicFolder/Player
http://gffga05319f78c7994b03hxcobnnvv0x9x6bo9.fbyb.hbpu.cwkeji.cn/flvServer.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