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儒法之争第二……

讲师风采
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
视频简介:
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与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做,即"无为"的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的"法家"横空出世,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那么,在那个礼坏乐崩的的时代里,法家为什么要献刀,他们又是怎么献的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与儒、道、墨三家相比,在法家的心目中,只有君王,没有别人。他们所理想的社会,也只容得下两种人:一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另一种是供君王奴役驱使的农民和战士。这种立场让法家和儒、道、墨三家彻底划清了界限。法家成为了诸子当中的另类。为什么儒、道、墨三家心系天下,独独法家心系君主呢?儒、道、墨三家代表的不同的士。儒家代表儒士,墨家代表侠士,道家代表隐士,因此法家也代表一种士。法家代表什么士呢?谋士。儒家学说是文士的哲学,墨家学说是武士的哲学,道家学说是隐士的哲学,法家学说是谋士的哲学。谋士有三个特点。第一,谋士有职业道德。什么叫谋士?谋士就是给人出谋划策的,所以叫谋士。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