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下)

讲师风采
范曾王利芬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优米网创始人
讲师简介: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有“书画大师”之誉,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12……
视频简介:
《我眼中的中国》这个系列节目中,我们将视线投向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一期我们邀请到在中国国画,中国书法和诗词上造诣很深的范曾先生。曾经讲述过中国国画之美和中国书法之美的范曾先生,能够一字不差地背出屈原的《离骚》,由此足见他对中国诗词的喜爱和陶醉的程度,让我们一起分享范曾先生为我们传达的这种美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范曾:我给中国的诗词下了一个定义,摩挲音、韵、律、通邮人、鬼、神,这十个字是我对中国诗的一个简略的概括,作中国诗,你不懂声音,不懂格律,不懂诗词的韵律,你谈不上是中国的古典诗。有人讲,范先生你这讲错了,大诗人就一定要懂吗,林黛玉还讲过了,还要以音害字,不要以音害词,是,你到那个水准可以。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西望瑶池降王母这平仄声就有问题,可是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这个王母这两个字是不能动的,谁也知道,杜甫不会犯这些小学生的错误,所以再加上他诗别人好极了,因此这些都可以原谅。结果你诗还没有做好就叫人家原谅你了,人家不会原谅,为什么不会原谅,现在范曾写的诗发表了,人家都不会原谅,除非我是杜甫。又有人讲了,说艾青他本身古诗就不懂,他怎么是大诗人,忘了,他是新诗人,艾青,他对古体诗词不知道,可是他具有诗人最本质的心灵,再加上他对语言的把握,那种生动准确,他尽管不写旧诗,可是他是伟大的诗人。我今天讲的不是新诗,我讲的是中国诗,中国诗就是旧体诗。什么是通邮人鬼神,你不要以为这个鬼是个坏东西,在三代以前,这个鬼是了不起的,人要敬他,为什么要敬他,鬼和神我这是讲的天地,把神作为天,把鬼作为地神,地神就是衹,一个人如果讲他的精神,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他整个精神约束在一间屋子里,他不可能有天岸马一般的诗思,他写不出好的诗词来。我想诸位都会很熟悉李煜的词,请哪一位观众站起来背诵一首李煜的词,请举手。 李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玉兰雕砌应犹在,知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范曾:好,李煜的词我们在中学大学时代就一小本都背,为什么呢?当时就是一种直接的感觉,他感到就是他说的,我口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手所欲书,已书古人手,不生古人前,偏生古人后,有这个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人类所共有的一些东西。人类所共有的一些东西,李后主他能做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个做过君王的人,他能够把自己的情怀和普通人情怀等量,而且他不很光彩,你想,一个王朝才四十年,还有什么可说的。本来苏东坡就感到生气,你应该恸哭九庙之外,你怎么还对宫廷女的流泪呢?我们改一个视角来看,历代的帝王统治者,有把宫女当人的吗?没有吧,所以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李后主,俨有基督释迦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他有一个担荷人类罪恶,他认为这一切可不是我造成的吗?难道不是我治国无方吗,中国历代统治者治国无方而又有大天才的有几个?南朝陈后主,天才的诗人,李后主,词坛的帝王,宋徽宗大书法家,大画家,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如果讲,中国的诗词不讲究境界的话,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的诗词,过去不是讲打油诗吗,真的有这个人,唐代的,名字叫张打油,张打油呢,一辈子爱诗,爱诗呢,写一个雪景,他说,天地一笼统,初句不凡,有气势,天地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个你别看,比有些坏诗还好,至少他写出了一个自己的体悟,虽然滑稽,可是还有这个意味,有真的景物在里面,可是缺少是真的是感情。王国维要求,好的诗词有境界的诗词,要有真景物,要有真感情,有真景物,真感情,然后论诗的境界,真感情,真事物,有的人也有,写三句半诗,一个人犯罪了,充军到了东北,在那没有亲人,遇到一个舅父,舅父又是一只眼瞎的,他作了三句半诗。充军到辽阳,见舅如见娘,两泪双双落。三行,他自己两行泪,他的舅舅一行泪,有真景物,又有真感情,可是不美,缺乏美感,也有人写三句半诗。这三句半诗我觉得将来作为诸位愉快玩乐可以,有一个人特百崇拜苏东坡,他自己又姓苏,因此取了名字叫苏西坡,人家为他写了一首诗,讲喜人爱东坡,今人爱西坡,若将两坡比,差多。作诗最好的,次好的和滑稽的,心里都要有,不要自己走上个滑稽的道路,过去我们大学里有一个同学,每天决心作一首诗,你想陆放翁《剑南诗稿》一万首,一天写一首也得写二十多年了,他一天写一首,投到各报纸发表,结果没有一个报纸可以青睐,都退回来了。可是后来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录,自己多讲几句话,他的诗发表了,早上走进图书馆,各个座位都坐满,晚上走进图书馆,各个座位无空闲,大家齐努力,奔向红与专。完了,所以讲我们起先提笔的时候就要记住,千万不要落入苏西坡或者张打油或者我这位同学这样的见地。 主持人:现在在吗? 范曾:我想一定在某中学当语文老师。 主持人:那我们这个节目放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