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杨家将之太原降将

讲师风采
梅毅
国家一级作家
讲师简介:
梅毅,天津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正高职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致力于西方资本市场研究工作,精通英、法等外语。曾著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表层》等多……
视频简介: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千百年来,戏剧小说,评书演义,杨家将的故事,为什么能一直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翻开史书,还原历史,复活英雄,杨家将的历史,会有哪些细节比文艺作品还要扑朔迷离、撼人心魄?这是一群令人钦佩的旷世英雄,戏里戏外,一门忠烈,国人偶像,杨家将的荣光下,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血泪人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说起杨家将第一代,杨老令公,那绝对是荷荷,一代名将,但是您有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这位历史上这么有名的,让我们后人无限神往的赤胆忠心大英雄杨业杨令公,他竟然是一名降将出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说杨业,追根溯源,肯定要讲一讲杨业的父亲杨信,杨信这个人生不逢时,或者说生正逢时,他恰恰生活在我国历史上最最混乱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又是怎么回事呢?公元907年,朱温篡唐,他推翻了唐朝,建立了梁,然后一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短短54年间,中原王朝就走马灯一样,更换了五代,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代是主干,他们的统直区域在今天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此同时,在我国南就九个小的国家,这九个小国是前蜀、后蜀、南唐、南汉、南平、吴、吴越、闽、楚,在北方,还有一个割据政权,叫什么呢?叫北汉,共称“十国”。 五代十国确实是乱,这个就是杨业的父亲,杨信他生活的时代背景,那么这个杨信,大文豪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当中提到过这个人。司马光怎么说呢?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也就是讲在乱世时期,杨业的父亲杨信自己封自己为刺史,然后就占据了麟州,我们现在要讲的是司马光语意当中的这个“土豪”绝对不是我们现在语境当中的土豪劣绅啊,土豪恶霸的土豪,不是的,就是指雄霸一方的地方豪强,也就是说杨业的父亲杨信是一位乱世英雄,在五代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他率领地方的家族武装,地方武装,攻占了麟州这个地方,然后以此为根据地开始发展。 这个为求自保,杨业的父亲杨信他自己也在想法设法,寻求什么呢?寻求一封中原王朝对自己正式的麟州刺史委任状,当时杨信就瞄上了在中原刚刚称帝的后汉皇帝刘知远,他向刘知远表示投靠和依附,其目的呢,就是想换取一封刘知远刚刚成立的后汉王朝的对自己的正式的委任,那么杨信怎样才能得到刘知远的信任呢?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个潜规则,就是地方豪强,你如果想得到中央政权的委任和信任,你必须送出子弟为质,为质子,为人质,杨信当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杨业,当时叫杨崇贵,二儿子叫杨崇训,想来想去,这个杨信咬咬牙,狠狠心,就把大儿子杨信送了出去,这一下立竿见影,中原王朝后汉一张正式的麟州刺史委任状马上就发下来了,而杨信的长子杨业呢,《史记》记载,杨业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杨业就被送到了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堂弟手下当亲兵了。 我们有的观众看到这里会问,说你地方割据政权,送出子弟为人质,干吗要送出长子呢?这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你送出长子,因为在古代封建宗法社会,长子有继承权和袭封权,杨信送出长子杨业,就表明我杨信虽然割据麟州这块地方,但是我大儿子在你们手里,我肯定会孝顺于中央政权,那么这个杨业出去当质子,当人质,我跟大家说,这个杨业命也不好,十五六岁的小青年,被自己的父亲送出去当人质。 结果时机是真不凑巧,太不凑巧,咱们个不凑巧呢?这就是说杨业父亲杨信所依靠的后汉皇帝刘知远这个人,命薄福薄,自己称帝,建立了后汉,结果转年他就病死了,刘知远一病死,后汉就大乱,后汉的大将郭威就趁此机会推翻了后汉。建立了后周,这就是五代最后一代,后周了,郭威建立了后周,那么作为刘知远的堂弟,刘崇他也不干了,自己的宗国被灭了,刘崇手下有十二州土地,这样的话,他在河东就自己立自己为皇帝了,自称皇帝,他继续打着后汉的这个国号,历史上管它叫北汉,所以它只是十国中的一国,并不是五代中的一代。 这样一来,这个刘崇建立了北汉,他病急乱投医,你想自己的地方,巴掌大的一点地方,十二州土地,人又少,怎么办呢?他就投靠了中原王朝的死敌契丹人,向契丹人称臣称子,目的就是换取契丹人对自己的军事支持,这样刘崇一投靠契丹,又惹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那就是杨业的父亲杨信,杨信为什么着急呢?因为多年以来,杨信一直和契丹人争地盘,打恶仗,梁子很深,仇恨很大,由此一听说北汉刘崇投靠了契丹,他又怒又急,于是呢,也顾不得长子杨业在刘崇手下,他就自己在麟州,扯起了中原王朝后周的旗号,等于这样一来,杨信杨业父子就各在敌国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