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大革命纪念地的故事(三)

讲师风采
刘岳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讲师简介:
刘岳,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视频简介:
樱桃沟位于寿安山西麓,又称退谷、水尽头、水源头、周家花园。它上起疯僧洞,下至北沟村口,是一条长约750米的自然溪谷。查看樱桃沟详细信息  卧佛寺:卧佛寺,正名十方普觉寺,为清代雍正皇帝赐名。卧佛寺占地5公顷,分中、东、西三路院落,院落占地2.8公顷。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二十九军开始反击。在整个七七事变当中,从7月7号到7月28号北平沦陷。这期间有20几天的时间并不是一直都在打,不是一直都在打。这期间干什么呢?日本就不断的跟中国谈判,不断的增兵,因为它这个兵力还没有达到它预定的目的、预定的人数,不断的增兵。到28号的时候已经部署到位了就开始攻打南苑,我这儿说一下当时的兵力部署。有的人可能想了它从日本国往这儿运兵,从东北往这儿调兵,从朝鲜往这儿调兵,咱们这掉并多快在国内。实际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守卫北平天津地区的是29军,29军军长宋哲元。咱们都说29军不是国民党的嫡系部队,是西北军是冯玉祥的部队,29军有十万人。当时在北平、天津地区的日本兵也是十万人,增兵到十万人。可是29军的兵力分散,住在北平、天津、保定好多地,而日本兵准备进攻你,它就集中兵力来打我们。 28号这天,日本军队开始发起向南苑进攻。南苑那会是29军军部所在地,所以开始向这儿进攻。这两个著名的抗日将领赵登禹、佟麟阁,这是他们的照片,下边是他们的墓地,他们两个怎么牺牲的呢?还有张自忠,张自忠咱们待会再说。就是28号开始进攻了,进攻的时候日本兵进攻之准确、行动之迅速、情报之无误前所未有,为什么呢?29军刚刚开完军事会议,人家就马上得到了情报,为什么?当时29军的一个政务副处长后来是汉奸叫潘毓桂。 当时要求参军,要求参军宋哲元很爱惜这些学生,中国当时读书人比较少,所以他们国家的栋梁将来,说你们别上战场打仗,干脆我培训你们将来都当军官或者到地方当干部吧,用现在的话讲。学兵团好几千人跟着训练,学生没有打过仗,枪还不大会放呢。所以当那天进攻的时候先打的就是学兵团,基本上学兵团十个学生兵也打不过一个日本兵,有的给了枪还不会打,所以很困难。再有就是当赵登禹和佟麟阁往回撤的时候已经顶不住了,准备撤回北京城的时候,在那个大红门,人家日本兵在他们撤退的路线上事先埋伏好,当时有庄稼地埋伏在里面,他过来一撤把这两个将军打死了。 这个卢沟桥事变到这会开始整个全部结束了,29号,咱们29军撤出北京城撤往保定,北平城被日本人占领,日本人并没有打,咱们撤出去,过了两天日本兵排着队,骑着马、排着队进来了,从前门这边过来了。这是两个人。 咱们再讲讲这个张自忠。29军撤了以后,张自忠授命留在北平跟日本人进行周旋。当军队撤出去之后,日本的军队来了,人家就没人跟他周旋了,因为什么呢?一些汉奸出面组织成了维持会了,北平地方维持会,这样日本人就利用这些汉奸来逐步建立那种北平的维持。张自忠一看没人理他,他也不能完成任务,而且当时他压力也很大,报纸都骂他说他是汉奸,张逆自忠,因为别人都走了他不走。你现在一想29军都撤了,就你你不撤,你跟这儿还等着日本人,就骂他是汉奸。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秘密化妆,化妆成为一个汽车司机逃出北平到了天津,然后辗转到南方,当了后来国民党33军集团军的总司令。 他是怎么牺牲的呢?在湖北枣阳,在枣阳战役当中,因为张自忠一直背负着说不清楚罪名。虽然他后来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打仗也很勇敢,说不清楚,我这是一种分析,因为他后来曾经跟北平学生演出剧团的学生说过。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爱国爱到什么程度,你们将来是会明白的,我会用行动让你们看,当时他说过这个话。当时在枣阳战役当中日本的军队还没有包围合拢的时候,他有机会撤退他没有走,他把他的警卫员推下去走了,他没有走。一个集团军的司令冲到最前线,所有人撤了他没有撤,后来日本兵上来之后把他连打枪再从背后拿刺刀刺,说一个高个子军官哄然倒下。当时不知道是谁,后来从他随身带的钢笔上发现这是张自忠,才知道这是中国军队方面的高级将领。日本人有一个特点,他崇拜强者,他崇拜勇敢的人,一看这是集团军总司令,宁死不屈,在战场上战斗到最后,还挺尊敬他,就把他的遗体抬下来搁到山下一个小庙里,还在竖上牌搁好了,等着将来中国军队来收吧。这个张自忠是这样牺牲的。咱们现在这三条路:张自忠路、赵登禹路、佟麟阁路这么来的,通过三个抗日将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