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之如何复习数学

讲师风采
王金战
宽高教育董事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讲师简介:
王金战,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临沂大学(原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全国优秀教师。出版教学专著八本,有三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宣读论文。历任山东沂水一中政教主任、青岛二中……
视频简介:
数学的学习要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突出重中之重。经过第一轮的全面系统复习,同学们都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在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每一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必须在进入第二轮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如果是个别问题,则及时面对面地辅导帮助解决,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则必须对症下药,进行 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讲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孩子第一次参加高考她不知道,我很清楚。这从生理学上来讲这叫高原反应,基本上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总有那么一个阶段,头脑要出现一片短暂的空白,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孩子一发现这个现象以后她就着急,所以她很不幸的告诉我她现在对于数学是头脑一片空白。我这时候想啥呢?这个时候必须要鼓气啊,给她减轻压力,给她鼓鼓气。我就跟她讲,我说这件事好办,我说你老爸教数学的,不就这点小事吗?我帮着你搞定。那个时候搞不定也得说搞定,你还有一个月了,是不是?你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她说你怎么搞定?我说还有四周时间,你这样啊。你利用三周的时间把你分管的那些学科,把那五门快速地过一遍,你给我数学腾一周的时间。 大家注意越临近高考按正常情况好像学生应该全心投入,但是现实生活中恰好相反。越到了高考,孩子越学不进去了。一种是压力过大,心里焦虑,一种是信息太多,心里烦燥。再一种呢,感觉到什么老师、家长再灌输一种思想,还有一个月了,学和不学都一回事了,定局了,好好玩儿,所以有一种定局的思想,这一放松基本三种类型。所以高考之前本来应该把学习抓得很紧,但是恰好情况相反越到了高考了,学生都抓不紧了。你注意我怎么判断这个问题?我们看它的反面,正是因为这个阶段绝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学了,所以这个时候谁如果是能够全心投入地学习,那不得了。悄悄地学上这一个月要是效率高了会迅速拉大与别人的差距。 我2008年4月份,我到内蒙一个普通的中学就是田家炳中学去给它参加高考的学生搞了一场讲座。4月份了,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我的开场白就是这样讲的,我说: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半小时,保证你们今年的高考每个人至少多得10分。你说这些学生还真信,就开始鼓掌。我说先别忙着鼓掌,等着我一个半小时讲完以后,如果你们确信能够提高思维了,再用你们的掌声告诉我。大家注意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半月就高考了,你还跟我玩什么深沉,你还玩儿什么谦虚,有时候适当来点美丽的谎言,只要能够鼓舞学生的士气,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我觉得也是应该的。更何况我本人也不是玩虚的,有这个底气就开始说这样的话了。让学生顿时感觉到精神为之一振,今天听这一个半小时,高考的时候至少多得十分,兴趣上来了。 然后我就开始讲,我讲的题目就叫,我当时还真给它起了一个题目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说走一百里路看成一件事的话,那么前面走过的九十里路仅仅完成了事情的一半。意思是说最后虽然仅仅剩十里路,它是整个里程的十分之一,但是它承担的任务却是整个事情的一半。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当一件事情越来越接近终点的时候,越来越接近成功的时候往往越重要、越艰难。所以谁如果能够在最后的这个时刻抓得好、抓得牢,谁就能够笑到最后。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