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二十四)赵氏孤儿(上)

讲师风采
李山
讲师简介: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视频简介:
在晋国有一个赵氏家族,这个家族一门忠义,但最后被奸臣所害,整个家族剩下了一个孤儿,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救这个孤儿,不惜牺牲生命,这是一个关于忠臣和奸臣斗争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它和历史上晋国的权势之家——赵氏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讲述春秋五霸(二十四)赵氏孤儿(上)。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在晋国有一个赵氏家族,这个家族一门忠义,但最后被奸臣所害,整个家族剩下了一个孤儿,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救这个孤儿,不惜牺牲生命,这是一个关于忠臣和奸臣斗争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它和历史上晋国的权势之家——赵氏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讲述《春秋五霸》之《赵氏孤儿》。) 春秋到了中后期以后,列国普遍地出现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所谓权臣的崛起。原因很简单,西周实行封建制,那么,在列国,在周王朝,这个封建制它有二次封建。什么叫二次封建呢?比如说周王,把这块土地封给你晋国,那么你晋国君主也有大臣,你对这些大臣也要封建。所以这些大臣们要封建他土地。那么根据什么封建土地呢?一般说,根据你的身份,你是公子,你是王孙贵族,要给你一块土地。还有,就是你立功,你给邦国做出贡献。没事功臣少,春秋是战争年代,战争多,就出现问题,越是强国,打胜仗的国家,封建就多。越封越多,这样,就会出现国中之国。诸侯国内部就像长瘤子。像晋国,就有好多家,都异化出来,矛盾就显现。像鞍之战后,就要封,赵家人得势,有两三位成了公卿,就出现了赵氏孤儿的故事。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