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三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三字经》告诉我们,唐朝一共有20个皇帝,历时300年,最后被梁所灭。而在唐朝之后,就是梁、唐、晋、汉、周。上一集中,钱文忠教授讲到,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开元之治”,也使得唐朝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造成了外戚专权、朝纲混乱,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正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三字经》告诉我们,唐朝一共有20个皇帝,历时300年,最后被梁所灭。而在唐朝之后,就是梁、唐、晋、汉、周。上一集中,钱文忠教授讲到,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开元之治”,也使得唐朝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造成了外戚专权、朝纲混乱,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正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三字经》“梁唐晋,及汉周。”是指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但“皆有由”是什么意思呢?而“梁灭之,国乃改”中的梁,指的又是谁呢?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 【钱文忠】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就是说唐朝,一共传了20个皇帝,历时300余年,最后被梁灭了,国号当然就改了,它不能再叫唐了。唐朝为什么会灭亡?是不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这一个理由,就足以导致唐朝灭亡了呢? 一个王朝的兴亡,有它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把它之间的这种兴亡啊,这种波折啊,归罪于某一个女人。但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的确慢慢超越了一个皇帝和宠妃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唐朝后期的政局,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关键。因为我们知道,唐玄宗当时的岁数已经蛮大了,而杨贵妃相对来讲,当然要比他年轻多了。所以这个皇帝和妃子之间,慢慢经常像老夫少妻一样,经常会吵架、有点小摩擦。 而天宝五年七月,有一天,这对皇帝夫妻又吵架了。而这次吵架,吵得比较厉害,唐玄宗一气之下,就下令把杨贵妃送回娘家,就是你太闹了,回去吧,送回娘家。送回没多久,上午送的,到中午这老皇帝就不对了。怎么不对了呢?不吃饭。饭也不吃了,而且怒冲冲地责罚左右,一会儿骂骂东、一会儿骂骂西。,这一看就是情况不对。那么当时唐玄宗棠旁边有一位著名的太监,谁呢?高力士,就是给李白脱靴子的那个。一看知道皇帝把这个年轻的太太送回家以后,心里后悔。就赶紧向皇帝请求说,要不给娘子送一些用品过去,送点被子、送点吃的,送过去吧?那唐玄宗一看有台阶下,好,你给她说情对吧?那行,送过去吧。慢,把我吃的午饭,也送一份给娘子。这么一来,那当然高力士赶紧把杨贵妃再给接过来。杨贵妃磕个头、道个歉,玄宗赶紧加以抚慰。那这一来的结果是什么?这一来的结果,当然是杨贵妃更加受宠。这样子的事情有好多次,每吵一次架,都是杨贵妃更得宠一步。 天宝九年,又吵架了。唐玄宗又把杨贵妃送回娘家了,又把她送回去了。但是这个时候不一样,杨家的势力在朝廷里边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杨国忠就托太监为自己家里的杨贵妃去求情,老皇帝马上又是派人,又是送茶、又是送饭的。但是这一次,杨贵妃可不老老实实回来了、不赶紧回来。杨贵妃怎么办呢?就剪下自己一绺头发,托人带给皇帝,而且还带了一句话给皇帝。什么话呢?妾身罪有应得。我不是惹你不高兴了吗?我是有罪。我的衣服、首饰,都是皇帝所赐的。但是呢,只有我的身体、发肤是父母所给的。带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什么意思?今天人不太理解。放在古人那里,一个女孩子要剪头发了,基本上就不想活了,就开始作死。玄宗一看,这一回干脆也别再送饭送什么了。赶紧派高力士,把这个杨贵妃,赶紧接到宫里来。这次杨贵妃大概也没道歉,皇帝一个劲儿地道歉。所以这一下,完全不一样了。那么不久以后,杨国忠居然当了宰相。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