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一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结束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李渊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是为唐高祖。那么李渊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建立大唐王朝?李氏家族又有何渊源?李渊与隋炀帝杨广是什么关系?李渊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命名为唐?然而天下初定,李渊的皇帝宝座坐得并不安稳。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代表的政治阵营,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结束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李渊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是为唐高祖。那么李渊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建立大唐王朝?李氏家族又有何渊源?李渊与隋炀帝杨广是什么关系?李渊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命名为唐?然而天下初定,李渊的皇帝宝座坐得并不安稳。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代表的政治阵营,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那么这一政变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李世民又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三字经》的作者又将如何为我们描述这样一段历史?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一集。 【钱文忠】对于中国、乃是对于整个古代世界来讲,唐朝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想大概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三字经〉的作者罕见的慷慨,他拿出整整一节12个字来讲述什么?来讲述唐朝开国的那一刻。这个很少见,一般《三字经》12个字要派很大的用场。有的时候把一个朝代讲完了,有的时候把几个王朝讲完了。但是在这里,仅仅讲了唐朝的开国【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字面意思一点都不需要解释,唐高祖起义了,把隋朝末年的动乱给解决了,同时也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国基。 隋朝末年烽火四起,在纷纷起义的群雄当中,唐高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的情况和谁都不大相同。【唐高祖:李渊,公元618~626年,唐朝开国皇帝,鲜卑姓大野,字叔德】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在西魏北周的时候,就已经当了相当大的官,有当到大将军的。而他的父亲就已经是隋朝的唐国公,所以唐朝的国名也是这么来的,就像隋朝的国名是这么来的一样。他的母亲就是隋文帝的那位独孤皇后的姐姐。你看所以两家人是亲戚,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两家是沾亲的。李渊6岁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16岁他开始工作了。打的第一份工是什么呢?隋文帝的贴身侍卫。由于种种的关系,他首先是隋文帝的贴身侍卫。贴身侍卫当然是非常相信的了,把命交给你了。同时他又是隋文帝、隋炀帝的亲戚,又是一个贵族,当时的北方军事贵族,所以他非常受隋炀帝的重用。李渊当了什么?太原留守。 太原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太原城池坚固、钱粮充足,历来就号称中原北大门。更是隋朝抗拒突厥的一个屏障,所以它里边钱啊、粮啊、兵器啊,积聚了很多。当时隋末的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到处都在打。李渊很聪明,他看透了。怎么看透呢?他知道仅凭隋朝的力量、或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镇压下这满地烽火的。他又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姨表兄弟隋炀帝,非常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猜忌、了解他非常的嗜杀、动不动杀人。所以他担心,在这样的乱世自己保不住自己,难于自保。当时也确实发生了一件很怪的事情,有一个术士,术士就是看风水的算命的这一类人物。禀告杨广说什么龙门一带突然出现了浓厚的天子气。当进人有观云这一说,看天上的云彩,我能看出什么气来、望气。而这个龙门一带的天子气,一直延伸到太原,在那儿停住了。而且他还算出一卦,说有一位姓李的大将,最终不利于隋朝。隋炀帝一听,当然就对李渊产生了防范之心,所以他先在太原设立一个宫殿,叫汾阳宫。表面上是他去避暑的,实际上是监视李渊。 隋炀帝一度还动过这么一个脑筋,什么样一个脑筋啊?不是有个姓李的大将,要对隋朝不利吗?得,我也不管是今天的大将,还是未来的大将,我先把天下姓李的都给杀了。确实有数不清的姓李的遭殃,当时听见你姓李、姓李的咔一刀。但是李渊怎么着他也是亲戚啊,躲过一劫。其实真要杀应该杀李渊,但是李渊躲过去了。所以他就和他的次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是他第二个儿子,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兵。 【字幕配画外音】隋朝末年,变乱四起,隋王朝摇摇欲坠。而当时李渊虽贵为皇亲国戚,却仍然无法打消隋炀帝对他的猜忌。为求自保,李渊决定起兵。但是起兵反隋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就会遭灭门之灾,那么李渊会如何谋划此事呢? 【钱文忠】李渊起兵以后,一方面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希望当时的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招募军队。在七月份,率师南下。 所以啊,我们后来都知道,唐太宗有个称号叫天可汗。实际上唐朝在起兵的初年,是曾经向突厥称臣的。唐朝当年使用的军旗,是突厥的军旗,上面就有狼头。这个到后来都讳莫如深了,因为唐太宗太伟大了。我们中国传统史学认为,你怎么能够向北方的胡族低头呢?你怎么能向他称臣呢?所以把这段历史全给抺了。回到历史当中,其实没有什么可怪的。因为第一,当时的民族关系,不能拿今天的民族关系来理解。当时唐太宗这个李氏一族血脉里边,本来就有突厥族、鲜卑的血统,他没有觉得有什么。同时当时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必须有突厥的支持。不然的话你从太原发兵南下,你可别忘了,太原本来就是抵抗突厥的北大门。从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