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六集(下)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那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灭掉南宋王朝的?而就在元朝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南宋的大部分官员都已逃散。在年幼的南宋皇帝身边,只剩下几个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文天祥。他的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元朝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文天祥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刺探军情。但这无疑是羊入虎口,文天祥被元军大将伯颜,扣在了军中。然而此时,他所为之效忠,为之拼命的南宋朝廷,是根本不可能来解救他的。那么深陷囹圄的文天祥,又该怎么脱身呢? 【钱文忠】1276年二月初九,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因为伯颜不让你走了。当他被押到京口的时候,京口是哪里?就是今天的镇江。有一群义士、民间的一群义士,把文天祥给抢过来了,所以文天祥逃脱了虎口。根据文天祥自己,在《指南录后序》这篇文章里面讲,他一生经历过十六次危难,十六次都是幸免于难,这就是其中一次。 他被那些义士救出来以后,文天祥在南剑州,也就是今天福建南平,公开打出帅旗,号召四方的英雄豪杰,各地自己起义,收复失地。号召各地豪杰,在蒙古军队的后方,或者背后起义。1277年3月,文天祥率兵进攻江西,收复了几十个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都响应文天祥,所以整个江南开始震撼,开始风起云涌。这就使蒙元的统治者非常惊慌,发现文天祥的号召力太大,所以调来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外派兵5万、精兵5万,专门追击文天祥。文天祥整个部下只不过五千人,这一仗一打,当然是大败。他手下的将领,好多都牺牲了,文天祥的妻子和儿女也都被俘。这个时候,靠了他手下,有一位姓赵的部下,假扮成文天祥,换上了文天祥的衣服,吸引了元军,文天祥才得以有机会脱身。这位姓赵的将军,后来也很惨,也被杀了。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经过那么多的锉折,反而坚定了他抗击元军的这个信心。 在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因为军队已经被打得很残破了,加以扩充,移兵到了今天广东的潮阳。他越跑越南了,因为被蒙元的军队追击的。而在这一年的12月20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己觉得这次难以突围,所以就服下了随身带的冰片,他随身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准备自杀了。但是这个冰片吃下去以后,并没有死,反而使他昏迷了.文天祥是在昏迷当中被俘的,被元朝抓住了。从此往后,文天祥再也没有能够率兵在战场上和蒙元的军队进行厮杀。 【字幕配画外音】文天祥被捕后,元朝皇帝忽必烈,并不愿意杀死文天祥。他希望文天祥能够归顺元朝,他甚至还让被俘的南宋皇帝,也来劝降文天祥。那么劝降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钱文忠】元朝的一个大官阿合马,来劝降文天祥。文天祥长揖就坐,什么意思啊?稍微跟阿合马打个招呼,一下就坐下来,根本不把阿合马放在眼里。阿合马要文天祥下跪,因为你已经被我抓了嘛!而文天祥的回答是“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就是我是南朝,我是南边这个宋朝的宰相,你是北边元朝的宰相,我们两个是一样的,凭什么我要跪你?阿合马当然他是胜利者,起码他以胜利者自居。他就看着文天祥,就说:你何以至此啊!意思说你怎么会来到这里的?你怎么会被抓得的?你是被我俘虏的,还谈什么南朝宰相。而文天祥讲“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这里来,你有什么了不起?”假使他能够在南宋早日当上宰相,能够有这样一个权力,你根本就别想南下,我呢也到不了你那里,我也不会来跟你碰什么头,你来跟我说什么?阿合马又用这种威胁的、非常倨傲的口吻讲:此人生死由我。指着文天祥讲,这个人的生死,完全掌握在我手里。文天祥非常大义凛然地回答他: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还说什么由不由你啊,完全是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的,这么一个英雄的形象。到最后,同年的年底,元朝是费尽了心机,想劝降文天祥。元朝的宰相孛罗,亲自审问文天祥。孛罗一上来,也要文天祥下跪,当然被文天祥所拒绝。孛罗的左右就用武力,强迫文天祥下跪,把文天祥按在这里。文天祥非常大义凛然地说“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文天祥讲,天下的事情,有兴亡就有灭亡,自古帝王将相,从古到今,帝王将相灭亡了以后,遭到屠杀,遭到诛杀,哪一代没有呢?,我文天祥到了今天,就希望你快点动手,把我杀了。临刑前,谁出马了?临刑前,连忽必烈都亲自出马劝降,元朝的皇帝,元朝是绞尽了脑汁的。并且以元朝的宰相之职,作为诱饵,你文天祥只要投降我,我不仅不杀你,还请你当元朝的宰相,而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居然接着还问“那么文先生你到底要什么?”,就是皇帝都出马了。文天祥回答:“愿以一死足矣”。我就一死够了,你就把我杀了就行。这种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这种精神,文天祥实际上使他的对手、使他的敌人,对他也只能尊敬、只能敬佩。所以尽管连忽必烈都出面了,元朝还在尽最后的努力,希望能劝降文天祥。什么努力呢?一班投降元朝的大臣,都过来向文天祥以身说法:你看我投降了,我现在多好。而这些人遭到了文天祥的唾骂。到最后,居然连已经被俘的宋恭帝、宋朝的皇帝,也来劝降。这个时候,文天祥没有骂,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