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四)

讲师风采
杨继富
讲师简介:
杨继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北京中水润科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社会兼职:中国水利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视频简介:
我国长期以来,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状况严重危害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此,2005年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共计解决了2.2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未来将进入新农村自来水的新阶段。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所长杨继富对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统计的结果,目前农村,集中供水平均水价每吨水是1.63元,但是简易的运行成本,例如电费、人员工资、日常维修,就1.45元每吨水,如果有些东西到期了,需要大修,或者是设备需要更新。如果把这都算上的话,成本要达到到每吨水2.3元。所以目前很难实现,国家规定保本微利,现在实际上是属于亏损运行。亏损运行如果不解决,运行方面没法维修、没法更新,人员开不了工资,也管理不了。所以就很难实现可持续,是非常艰巨的。 3、水源保护和水质安全保障能力低 由于农村的水源,类型复杂,点多面广,保护难度大。从客观形势来看,一些工业的废水,城乡的生活污水在不断的增加。近些年还没有一个大的改善。农业污染还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同样也是加大了农村水源保护的难度。水源污染了,再处理也比较麻烦。所以这也是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工程多了需要保护。 水质安全保证能力低,现在建工程,特别是单村工程。普遍缺乏净化措施跟消毒措施,有些净化的,或者有些消毒的东西有,但是形同虚设。一检测达不到效果,最近也在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由于这种状况,造成了农村的供水现在已经建了的工程,但是它的水质合格率还是比较低的。这种状况也是不能保证饮水安全。目前由于缺乏水质检查这方面的专项经费,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没有经费买设备,建简单实验室,没有专业检测人员,这工作也很难实施。 4、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从整个水利行业调查或者实际工作当中来看,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投资和工程建设的规模成倍的增加,有的增加到三到五倍,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地方从省到县,还有一些地级市,从事农村供水的管理规划设计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大部分的还没有一个,没有增加,或者增加的很少。这种状况,就影响实际上的工作。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也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农村供水这么大,城市供水有自来水厂,有自来水公司,有自来水集团。一个县,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管理机构,专业管理人员,再有就是下面基层,到实际工程,又没有专业的人员。工作就不适应目前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如果没有人员,有时候工程建了也达不到目的,这个也是面临的一个问题。 5、科技能力支撑不足,缺乏适合在农村特点的水质净化与消毒技术 十一五期间确实启动了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因为十一五期间刚刚开发,这些成果还需要熟化和产业化。就是能形成设备,形成实用的,成批量生产应用。再一个,确实也研究了高氟水跟苦咸水处理技术,还有消毒与检测技术。但是目前用的这些技术成本高。原来的高氟水、苦咸水处理技术,消毒检测技术,这些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推广应用,所以还是制约的。例如在河北地区,沧州一些地方,没有合格的水源,都是高氟水和苦咸水,不处理就解决不了。消毒跟设备,在实际调研中,确实有一些工程配备了一些消毒设备,但是这些消毒设备大部分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要求。这是技术开发的一个现状。 面临的新情况,从2012年开始要实施2006年颁布的国家新的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提高了,水源污染再加剧,在技术方面需要攻关。所以急需加强水源污染防治技术开发,急需突破劣质水与污染水处理关键技术,急需强化和升级常规的净水工艺。有些处理工艺不适应,需要强化跟升级。近些年来,例如地震、干旱还有冰冻。这些自然灾害频发对农村饮水安全威胁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也需要建立农村用水的技术体系,也需要研究。这样整个归纳起来就是农村目前的饮水安全还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