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西游 禅悟人生第一讲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吴承恩先生整个《西游记》都是讲故事,从中却暗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看《西游记》不只是看热闹和故事。而且要从中去悟,感悟人生的一些真理,感悟我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当你真正明白他在讲什么的时候,一部《西游记》真的成就你的人生了。公元627年,玄奘师徒启程西行,踏上漫漫取经之路。途中历经磨难,终得真经,今天,让我们随着释果宁大师,穿越时空 ,漫话西游禅悟人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好,欢迎来到《名家论坛》。常言道,十年修得同船渡,在茫茫人海中,能与你相识于此,无论是在座的还是屏幕前的您相必都是一份难得的因缘。借助这个舒适的因缘,但愿能给大家带来几分轻松和些许人生感悟。 中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它那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已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探索自然认知社会的触角不断的深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的需要去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从中吸取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从而获取一个成功的人生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谐、美好。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漫话《西游》禅悟人生。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小说,作者大家都知道是吴承恩先生。它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产生于明代的中叶,在这一时期,恰好是儒、道、释三家精神合一的完善期。儒道释三家就是指儒家、道家和佛家,作为这一时代的精神文化的代表产物《西游记》,它必然表现得就是这儒道释三家合一的,但是这儒道释三家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在《西游记》里边是通过心性学反映出来。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西游记》里边所表现得心性学思想,就是三家的思想,都在《西游记》里边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从《西游记》开宗明义的诗篇末联有一句话“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什么叫造化会元?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创造化育了万物,又回归大自然的这一过程,叫做自然创造万物,万物回归自然,这是一个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表现得是有和无之间的关系,大自然创造万物,万物又回复到大自然的过程,就叫造化会元,这是三个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又回复到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有无相生,阴阳互转的宇宙规律。 万物从死而生,从生而死,生生相死,生死相续,本无差别,所以在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经说过一句话“生时学死,死时学生”,就是有和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心性学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众生妄念,执着于有,贪生怕死,因为如此就违背了大自然生死相续的这种规律,从而呢就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身心的病痛和各种灾难,我们怎样避免这些灾难呢?这些苦厄呢?那么就要学会顺应自然,所以老子讲了一句话“顺应天地就为道,顺应社会则为德”,这就是道德的含义。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