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展望(下)

讲师风采
宋立
讲师简介:
宋立,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财政学会理事等。主要研……
视频简介: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下一步的趋势会如何?什么时候能够建立,什么时候又能够开始回升,回升之后的长期的趋势又怎么样?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又是什么样的一个走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当前宏观经济基本态势。第二,未来经济运行的趋势展望。第三,下一步宏观调控的趋势展望。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二、下一步宏观经济趋势展望 2.美欧危机与世界经济复苏趋势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形势也同样如此,或者说也基本如此。一方面是战后重建和工业化繁荣结束,我们可以把当前的形势和70、80年代做一个比较。就是当前的形势和70、80年代有点像,类似70、80年代的复杂形势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我们先来看一下70、8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什么情况?正如前面所讲,一方面70、80年代,战后重建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繁荣结束,技术领域没有新突破或者说技术领域正在勇于新突破,这就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而另一方面,日本和德国复兴,两个战败国重新崛起。不仅如此,日本还带动东亚新兴市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所谓的东亚四小龙也崛起了。一方面是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了,潜在增长水平降低了;另一方面是新兴国家发展起来,必然会造成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对资源造成巨大的需求。 一方面是供给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是资源需求在增长,所以就带来了滞胀。再加上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的中东战争,两次火上浇油带来两次石油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世界经济1973、1975年之后就陷入了一个滞胀时期,而这个滞胀直到1980年代才走出来。现在的情形,实际上和70年代、80年代非常像。可以看到,经过80年代的放松管制繁荣、90年代的信息技术繁荣和新世纪的第三次全球化繁荣之后,发达国家同样缺乏技术创新。 实际上,美国现在还是世界技术创新主要的策源地和火车头。在90年代网络热破灭的时候,美国就开始研究新的技术突破口。比如说克林顿时期的IBM计划,I就是信息技术的推动应用,包括三网技术的融合;B就是生物技术的突破;M就是医药技术的突破,这个主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小布什上来之后,没有按这套正确的做法去做,而是采取一个相反的举措,实际上小布什是一个极端主义者,就是花钱。对内让根本买不起房的人买房制造股市泡沫,制造所谓的财富效应;对外到处穷兵黩武去打仗,把克林顿时期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政盈余给消耗完,然后又变成赤字。 这样,美国要孕育新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就耽误了。世界就会因为缺乏新的增长点而呈现增长动力减弱的态势,而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这个时候成长起来,先是中国一枝独秀、风景独好。然后是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一起崛起,后来还加了南非,变成金砖五国。再后来加上土耳其、摩洛哥等一些国家,这样所谓的成长性九国大面积崛起了。这跟70年代的情形非常的接近,一方面是没有技术创新财政增长率,全球增长率趋于下降;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大面积起来拉动了资源价格的上涨,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惊人相似的一幕发生了。我们过去讲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上次是两次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这次中东北非又开始动荡,又对石油的供给造成了一些影响。所以又是一个类似于70、80年代的那种滞胀局面的一种格局。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恐怕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两年之内恐怕缓不过来。如果从2008年算起的话,恐怕得有个五到八年的时间,如果从现在算起的话恐怕还得有一个三四年的时间,恐怕才能复苏过来或者完全恢复过来。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