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推进党的建设。为什么要讲这样一课呢?因为习近平校长最近主持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开了一个会,并且在会议上做了一个讲话,他在这个会上先是听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党建工作的汇报,接着他根据中国的党的建设的状况向各级各个部门党的建设提出了要求。
一个要求就是提到我们的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党的建设要适应改革发展的稳定,对党的建设和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新的期待,这是一个要求。另外一个要求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加扎实的作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同时习近平校长来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对贯彻落实中央对党的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要聚精会神,一抓到底。
结合习近平校长的这个讲话,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建设。我觉得当前党的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执政62周年。现在我们已经拥有8200多万党员,党的教育和管理任务比以往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既给我们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使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的课题和新的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搞好执政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迫切。
一、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共同的信念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共同的信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发展正值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一个就是世界上现在的竞争从来没有这样的激烈,而且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复杂,世界在振荡中发展,世界的格局在急剧地分化和组合。在这种时候恰逢是我们中国发展的机遇期,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期,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能够建成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同时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中国能够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就是中国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仅仅的抓住当前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战略机遇期,要想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中国就得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集体、强而有力的执政党。这个执政党就是被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证明了的能够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中国共产党,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艰巨的,复杂的,繁重的。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同其他的政党有所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世界上的发展的过程大体经历了这样的几个形态,首先是农业社会,然后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现在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出现了人工智能,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计算机、机器人,世界开始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社会。这个时代给全人类带来的冲击远远胜过以往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但是这三个社会形态在西方是一个一个历史递进实现的,这个过程是自发的自然而然的过程,西方经过这三种社会形态走了几百年的时间。可是在我们当今的中国,我们究竟现在是哪一种社会形态呢?可能有的人说在我的家乡还很,还过着艰难的农牧生活,还是靠老牛耕地;也有人说我的家乡在沿海的开放地区,现在已经完全和国际接轨,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也有的在重工业的基地,这个地方已经完全实现了工业化;还有一些产业,也跟世界相衔接和接轨,也都实现了信息操作。也有人说发展中的中国现在究竟是一种什么社会形态呢?所以想来想去我们是这样的。西方是历史递进走了三种社会形态,走了几百年的时间,我们现在是三种社会形态在当今的中国同时并存。而且我们是在34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几百年的历程,所以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身上面临的任务,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都没有遇到过的,也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为在这种三种社会形态重叠的社会环境中,既有传统文化中的优与劣对我们的冲击,又有工业时代带来的快的节奏和连续化带给我们的影响,同时又有信息时代的把一切事物都能迅速的传播和加以扩大化带给人们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三种社会形态中的优与劣都并存的存在于当前我们的环境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各样让人们感到非常头疼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整个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国的各行各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甚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激烈的冲击。
如果做一个提炼和归纳,我们这30多年充满着矛盾和争论,归结起来无非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土与全球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和争论。它伴随着中国的文化,从闭关锁国走向全球化的全过程,经过改革开放和中国入世,原来有的问题又加进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问题和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进入中国又带来的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已经就有的那些复杂的问题又交织在一起,因此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着矛盾和困惑,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
在这样的国情面前我们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每一个公民面前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各种各样的思想的影响。如果说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我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成员中就出现了比如说获取利益物质的追求与实现多种价值观的愿望并存,道德观念的进步与道德行为的示范同时并存,个体意识自主性的增强和对于集体单位归属感的弱化同时并存,贫富分化的加剧与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诉求相互交织。
在这种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元的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中,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道路上的选择上的困境,要么就是全盘西化而丧失自我,成为西方的附庸,跟在别人的后面;要么就强调以本土化或者冠之以坚持“中国特色”,我这是带引号的中国特色,而无法融入全球,无法进入到现代化,那也就是说无视世界文明的结晶,无视外面开放世界优秀的成果而继续闭关锁国,报残守缺。
现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是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并且我们正在一步一步走出这个困境而努力。建党91年来证明的,我们中国共产党走的路是正确的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这样的选择,这样的矛盾振荡激烈的环境还会继续下去。这样的选择也仍然
二、党的自身建设的现状
第二个问题就是党的自身建设的现状。我们全体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们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党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上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的现状是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和人民心中的期盼基本上是相适应。没有这个相适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也不会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成长为一个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国。
但是看到我们的成绩也要同时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最大的危险就是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的党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就是能否抵御住权力的腐蚀,这两个存在的问题跟它相关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坚定信念与忧患意识是关键。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就能够正视我们存在的最大危险,并且正视公共权利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考验。
刚才讲了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从宏观方面讲,如果把这些问题进一步的细化,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理想信念的动摇。第二就是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民主集中制是被人类历史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证明最科学、最有效率、最规范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第三个问题就是领导小组整体作用发挥还不够。第四个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不够强,当然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表现的是参差不齐,也出现了非常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同时也有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无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第五就是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刚才我们讲到了执政党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就和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不是做人民的公仆,不是做人民的勤务员,而是当官做老爷。第六个问题就是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高级的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极其恶劣,这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很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
存在这些问题它的根源就在于权力的属性,权力的属性那就是人类社会所有的公共权力都具有共同的属性,什么属性呢?那就是具有扩张性、强制性和利己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有了先天的性质,但是结果不能说有了先天性质的共产党就会无一例外的排斥于权力的属性,他也同样受公共权利属性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扩张性、强制性和利己性同样也对中国共产党手中的公共权力起作用。权力的属性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权力的两重性,或是用权力用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谋取利益,或是用来为自己和自己的小集团既得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究竟用权力来干什么,这就属于权力的属性。
权力有不同的属性,但是能不能导致腐败还在于条件,如果对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已经到位,并且形成了科学的制度体系,这个权力的腐败就实现不了;如果对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没有到位,或者是随意性很强,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制度,那就会形成腐败。因此,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已经成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铁的定律。
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要进一步的对于这个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从而来解决我们上述讲到的存在的若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克服干扰,推进党的建设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克服干扰,推进党的建设。要想克服干扰推进党的建设,有这样的几层,几个基本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
(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一个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讲了,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开放了,中国现在存在的是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我们党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一些人就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发生了非议,说你们党还存在着这样的腐败问题,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人们不满意的问题,你们自己改的如何了?是不是要换一个政党来领导了。我觉得,所以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全体党员、全体党的领导干部和全体的人民群众说清楚,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这里讲的第一点就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这是中国屈辱的100多年的近代史证明,中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几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次是新中国的成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决了生命权,成立了人民共和国。第三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就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毛泽东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找到了一条民富国彊的康庄大道,领导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此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人还是这个人,中国人民的生活开始富裕,国家开始富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攀升,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非常崇尚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的领导。如果有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领导就出现了太平盛世,人民和谐发展的状况;如果这个领导集团腐败,软弱无力,中国就会出现军阀会战,四分五裂,甚至出现外敌入侵的局面。
因此在当前我们遇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的宏图大业,就必须在被100多年历史证明了的,具有正确的领导、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纲领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行。但既然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并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就要自己无视自己面临的考验。我们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历史重任。面临的考验很多,有执政的考验,有市场经济的考验,有外部环境的考验等等,那这些考验归根到底还取决于执政的考验。既然我们的群众既肯定党的成绩,又看到了党存在的很多的不足,我们党也确确实实存在着许多像我们第二个分析党的现状说出的那些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就要对于我们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定性的分析,看看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呢?怎样去看呢?我觉得有一个看问题的切入点和视角,那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放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看,要把它放在当今的世界大视野中看。如果是这样看,对于我们现在行进中的中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我想就是属于这样的问题。
第一句话是前进中的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在它经济快速比较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社会振荡、腐败从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很快,其他的制度建设、法律的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跟进,在这个没有跟进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说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地区,就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社会振荡和腐败丛生。所以说当今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身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中国仅有的,其他的国家没遇到的,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过,而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
第二句话是改革中的阵痛,邓小平曾经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什么叫革命呢?革命就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革命就会有革命的对象,那这一次革命的对象是谁呢?它的对象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各级领导干部,因为这一次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和权力的再分配,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说,这个改革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事儿,特别是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全世界都在关注,当年的革命党革人家的命,革地主老财的命,革资本家的命,如今领导革命革命到了自己的身上,应该如何对待。比如说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对待这些权力的再分配面前,一些直接承担领导职务的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呢?又比如党的副书记减少指数,精简党的工作部门,当遇到被精简的时候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呢?做别人工作的时候很顺利,工作做到了自己的头上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呢?所以说改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
(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一个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讲了,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开放了,中国现在存在的是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我们党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一些人就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发生了非议,说你们党还存在着这样的腐败问题,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人们不满意的问题,你们自己改的如何了?是不是要换一个政党来领导了。我觉得,所以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全体党员、全体党的领导干部和全体的人民群众说清楚,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这里讲的第一点就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这是中国屈辱的100多年的近代史证明,中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几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次是新中国的成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决了生命权,成立了人民共和国。第三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就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毛泽东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找到了一条民富国彊的康庄大道,领导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此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人还是这个人,中国人民的生活开始富裕,国家开始富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攀升,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非常崇尚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的领导。如果有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领导就出现了太平盛世,人民和谐发展的状况;如果这个领导集团腐败,软弱无力,中国就会出现军阀会战,四分五裂,甚至出现外敌入侵的局面。
因此在当前我们遇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的宏图大业,就必须在被100多年历史证明了的,具有正确的领导、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纲领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行。但既然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并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就要自己无视自己面临的考验。我们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历史重任。面临的考验很多,有执政的考验,有市场经济的考验,有外部环境的考验等等,那这些考验归根到底还取决于执政的考验。既然我们的群众既肯定党的成绩,又看到了党存在的很多的不足,我们党也确确实实存在着许多像我们第二个分析党的现状说出的那些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就要对于我们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定性的分析,看看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呢?怎样去看呢?我觉得有一个看问题的切入点和视角,那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放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看,要把它放在当今的世界大视野中看。如果是这样看,对于我们现在行进中的中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我想就是属于这样的问题。
第一句话是前进中的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在它经济快速比较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社会振荡、腐败从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很快,其他的制度建设、法律的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跟进,在这个没有跟进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说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地区,就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社会振荡和腐败丛生。所以说当今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身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中国仅有的,其他的国家没遇到的,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过,而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
第二句话是改革中的阵痛,邓小平曾经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什么叫革命呢?革命就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革命就会有革命的对象,那这一次革命的对象是谁呢?它的对象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各级领导干部,因为这一次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和权力的再分配,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说,这个改革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事儿,特别是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全世界都在关注,当年的革命党革人家的命,革地主老财的命,革资本家的命,如今领导革命革命到了自己的身上,应该如何对待。比如说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对待这些权力的再分配面前,一些直接承担领导职务的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呢?又比如党的副书记减少指数,精简党的工作部门,当遇到被精简的时候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呢?做别人工作的时候很顺利,工作做到了自己的头上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呢?所以说改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存在着一些问题是改革中的阵痛。
第三句话我们存在的这些问题还是中国引入市场经济进入到社会主义体制之中,从无序到有序必然经历的一段过程。刚才讲了当进入到现
(二)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点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一次的十八大的党章又进一步的把科学发展观规范进党的指导思想之内,我想因为科学的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中国的发展观的一种体现,它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势,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是一个能够指导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科学的纲领。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觉得这个关系应该理一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创者,列宁、毛泽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和当时的情况,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结合自己的情况加以运用和发展,我认为是这样的一个关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是运用马克思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又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粹,结合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国建设的经历和改革开放的探索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这里面我们讲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主要想说一下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
现在因为我们在党内存在着一种信仰危机,这种信仰危机就是不再相信马克思主义了。这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实在是一种很嘲弄的现象,在世界上很多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学会到处都是,在金融风暴和金融海啸席卷而至的过程中,马克思所写的资本论在西方世界已经脱销,可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我们有一些领导干部,有一些党员却无视马克思主义,甚至不屑一顾。马克思的书一本也没读过,就对马克思主义加以非议,因此我觉得在这里既然是讲坚定信念推进党的建设,我们要有一种信任的危机,要有一种中国怎么样搞好的一种危机意识,我们就必须面对指导思想坚韧的问题。在指导思想里就必须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
在2003年英国的BBC广播电台有一个节目主持人,这个节目主持人有一个栏目,栏目叫《在我们这个时代》,他对于全体英国人做了一个调查,谁是现今英国人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结果答案调研的问卷出来了,让这个节目主持人感到非常的吃惊,有两个吃惊。一个吃惊就是发现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参加,第二个他没想到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调查的结果显示共产主义的理论奠基人卡尔·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马克思的后面。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入到前20名。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这里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结果出来以后,在我们这个栏目的BBC的公司的节目主持人,他就做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调查,因为他觉得很惊愕,在社会调查中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为什么是真理呢?因为它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说马克思主义似乎对全世界主要的问题都给出了答案。第二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材,是观察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涉足于政治、经济、历史,有现实意义,而且说马克思主义有着惊人的预言,他的这些预言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既然我们要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就要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体现在就是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革命的体系,一个批判的体系,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在探索之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有待于在中国道路的探索中不段的去提炼和推向前进。这个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有待于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党的领导干部正确地、积极地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并且结合于我们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并在实践中把它推向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