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何处(十九)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假如我们的心正如一片蓝天,那蓝天下的乌云就代表了烦恼,对于乌云,蓝天不迎不送。就像我们看见烦恼一样,让她自来自去。烦恼来时,我们感受它的存在,但是不必执着,而是用真心告诉自己,烦恼就是我们关注乌云的那份执着,而不是我自身,这样,我们便超越了烦恼!我们可以感觉到烦恼,但是很奇妙,烦恼就好像变得不是我们的了。这就是菩提!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道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开始正式讲修行的法门,称为八正道。就是正确的引导你,去怎么样消除痛苦,消除那八苦,最后得道的方法,就称为八正道。你沿着这个道走下去你就可以超越自我。 首先这八正道的第一道就叫正见。什么叫正见?见就是见到的见,就是见识的意思,就是你怎么样去认识人生,认识宇宙,是什么样的见地就叫正见。八正道的第一道叫正见。 佛教的正见,三个称为三法印,可以印证万物,它就是真理,去印证万物的对错,印证万物的真假。正见是哪三正见呢?首先是诸行无常,什么叫诸行?这个诸行就是大千世界万物包括人类,包括你所看得到、感受到的一切都叫诸行,它是无常的。 就像这个东西,也叫诸行无常的一个代表,它是一个木头的,是压纸的,那么此刻它的作用和表象都是这个,如果我们把它劈了、砍了它就是一个小木块而已,如果再把它扔到火里边它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叫诸行无常。如果这个东西是个翡翠的那就值钱了,很多的人就会很执着它,很珍惜它,很舍不得它,但是它还是个无常,你很珍爱它,你天天去把玩,天天去欣赏,不小心咔碴掉在地上打得粉碎了,这就表现出有智慧和没智慧的人对待无常的态度。没智慧的人这个翡翠的东西价值几百万,掉在地上打烂了他一辈子都会懊悔,随时想起来都会痛心,好值钱,打烂了,好可惜啊,好伤心啊,心疼啊,没智慧的人一辈子都会想这个问题。 有智慧的人打烂了,一看都不能用了,把它扫起来倒掉,最多说一个再见了宝贝。还算是不错,招招手倒掉,彻底把它放下了,随它去吧,身外之物,本身就是无常,你执着它干什么,今天不打烂终有一天会打烂,在你手上不打烂,也许总有一天在谁手上打烂,既然在你手上打烂也是个因缘了了。但是在它存在的时候你要好好珍惜。 佛教讲不杀生,不杀生的概念一个东西还是好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如果你就有意的把它打烂就叫杀生,并不是杀动物就叫杀生,那是个狭隘的概念。这件衣服穿在我身上好好的,别人又给我送一件新衣服来,我觉得这件衣服旧了,不想穿了,把它剪烂,把它扔了或者把它烧掉,杀生,物尽其用。我们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不是无止境的,我们为什么现在感到资源匮乏,就像落爆发的能源资源匮乏一样,我们永无止境的开采资源,随着我们人类的欲望我们去消耗,随着我们的欲望我们去使用。终有一天地球的资源会枯竭,枯竭以后怎么办?人类怎么办?人类的未来到哪里去?要到怎么走?非常的危险。所以要给予充分的珍惜,每一样东西在它能使用的时候,都要好好珍惜,不要轻易地杀生。这是杀生的概念。 包括你吃饭,菜没吃干净,饭没吃干净,统统都叫杀生,杀生是这样的概念。好了,这是无常,无常所以才苦,因为它要变化就像我们的感情也是无常了,相爱的人突然对方背叛,抛弃你,离开你,你会很痛苦的,你没意识到情感也是无常,它完全有可能变的。你看万物都在变,怎么可能情感不变,不可能吧,所以你要意识到原来也是无常,随它去吧,好好的珍惜,可以做个朋友总可以吧,不能做夫妻,做个朋友也可以,也不至于做仇人,相互互相仇恨,甚至报复,这表明你对无常没有一点领悟,落在贪嗔痴的痴里边,愚痴。你看那个痴字怎么写的,一个病字旁里面一个知,因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无常所以你是病态的知,正由于这种病态的知,一旦心爱的人离开自己,他就会报复、仇恨、埋怨。想想看,仇恨、埋怨你伤害得了谁呢?你只会不断地伤害自己,让自己失去健康和快乐,那就叫愚痴,称为愚蠢。 所以佛教就是给我们这些智慧,让我们生起智慧去面对这变化多端的人生,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无常的人生,接受它。诸行无常,无常故苦。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