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模式——东北春季抗旱保苗节灌技术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粮主要产区,有90%左右的耕地是旱田,自然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旱涝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春旱的发生频率较高,对春季播种保苗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春季播种的时候,做到全苗齐苗壮苗,是东北地区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本期节目将向您介绍东北春季抗旱保苗节灌技术。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讲东北地区抗旱保苗与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方面讲技术背景。 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粮主要产区,有90%左右的耕地是旱田,自然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旱涝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春旱的发生频率较高,对春季播种保苗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春季播种的时候,做到保全苗齐苗壮苗,是东北地区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 二,核心技术。 今天要讲的核心技术包括整地保墒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水的抗旱播种技术,有坐水条件的机械化,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技术,以及夏季中耕蓄水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措施,实现春季抗旱播种保苗,夏季深松蓄水,秋季整地保墒的目的。 第三方面讲一下主要的技术内容 第一个方面,秋季整地保墒技术,春季抗旱保苗的基础在于秋季整地保墒。秋整地的基本方式也秋季翻、耙、压和灭茬起垄镇压两种基本的形式。 第一秋翻、秋耙、镇压达到播种状态,秋翻地的时间一般在10月末基本翻完,应抓紧有利时机进行耕翻、耙压,有冻层时不能进行行业,翻地时理想的含水量是,黑土地18%到22%,砂土地含水量可稍大一点儿,粘土含水量小一点。秋翻地要注意保证翻耙地的质量。 第二种方式,秋灭茬起垄,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在没有大型动力,不具备秋翻能力的地方,可采用秋灭茬,同时起垄的办法进行整地,一定要保证灭茬质量,灭茬深度要达到10到15厘米以上,灭茬后及时起垄,同时进行镇压,避免失墒。 这两种整地方式是较常规的技术,但却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在生产中必须重视,今天我就不作为重点来讲。 第二个方面讲一下,充分利用土壤水的抗旱播种技术。 由于东北地区主要是雨养农业区,一般的地方不具备灌溉的条件,所以要充分利用土壤水,各地应根据土壤墒情,地温情况确定播种期,根据耕整地情况,选用合理的播种机具,采取合理的播种方法和苗带镇压技术,保证播种质量。 其中干旱情况下,保苗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将现有播种机的开沟器进行改造;把宽开沟器改成窄开沟器,并在开沟器上安一个分土板,这样既可减少投入,又能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其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2BDJ型播种机能够实现窄开沟,开沟的宽度在2.5厘米左右,并装有分土器,可推开苗带干土,再在湿土上开沟下种,不混干土,具有抗旱作用,保苗好,可做到苗全、苗齐、苗壮。 二是对上年已经进行秋整地,并且已经打完垄的,在播种前进行垄上拖土,把干土拖去后再进行播种,这样可把种子播到湿土上。 三是对上一年没有进行整地的地块,春季不要动土,在原垄上播种,以避免失墒,保不住苗。 第四方面是对秋翻地的地块,采用机械深开沟、开窄沟、浅覆土、重镇压的技术措施,保证种子接墒出苗。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