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模式——菜果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模……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水肥一体化是水和肥同步供应的一项集成农业技术,保证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又称“灌溉施肥”或“水肥耦合”。果树水肥一体化主要是在有压水源条件下,通过施肥装置和灌水器,将肥水混合液输送至作物根系附近的技术,包括滴灌施肥、渗灌施肥、小管出流施肥以及环绕滴灌施肥等方法。环绕滴灌施肥是在原来的滴灌施肥技术基础上对滴头布置方式进行适当改进,同时配套生草覆盖等农艺措施,节水增效效果显著,适用于根系发达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讲的内容是,菜果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模式,微灌施肥分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讲一下为什么要发展微灌施肥。 第一个,水资源缺乏和浪费并存,发展节水灌溉是必要的。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另外我国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从时间上看,除了6月至9月份以外,全年大部分时间干旱少雨;从空间上看,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170方的缺水警戒线,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农业用水每年亏缺500到700亿方。 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我们的农用水还存在浪费的现象,第一个是,我国大田作物多数采取大水漫灌,灌水量超过需水量的30%,既浪费水又造成土壤板结。 第二就是菜区和一些其他经济作物,大水漫灌加上随水冲施肥料,造成肥料流失而引起地下水污染,据统计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约为0.45,比世界先进水平低0.3。单方水的粮食产出约为1公斤,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 第二个原因就是肥料施用中,浪费和污染并存,必须重视科学施肥。一方面肥料的施用比例不合理,存在着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化肥当中重视氮磷肥,轻视钾肥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氮肥的投入量过量,过大,造成农产品硝酸盐超标,土壤板结,地下水受到污染,致使部分地区的地下水饮用不合格。 同时肥料的施用方法也不科学,农民施肥、浅施、撒施、冲施比较普遍,再加上施肥量的不合理,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造成施肥效益逐年下降,增肥不增产,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三个原因就是,微灌施肥是节水灌溉和科学施肥的有机结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微灌水本身存在着,很多优点:第一个,微灌施肥跟常规的灌溉和施肥方法比,它能够提高灌溉水和肥料的利用率,与地面灌溉相比,可以节省水40%到50%,与喷灌相比可以节省水20%到25%,与常规施肥相比,可以节省肥料30%到50%。 另外,微灌施肥可以提高果树和蔬菜的一些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 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田间作业用工。 第四个好处就是减少化肥淋洗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第五个好处就是减少过量施肥和灌溉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 第六个好处就是减少病害,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提高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及 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讲一下微灌施肥的基本概念。 大家都知道,水分和养分的协调供应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水不足或者过量,肥料不足或者过量,以及水肥供应的不同步,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会造成环境风险,不结合施肥的灌溉,在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方面,效果不明显,不结合灌溉的施肥,同样不利于作物对水肥的吸收,造成资源的浪费。 微灌施肥是一种将施肥和灌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农业技术,它是通过微灌系统和施肥设备,配合可溶性肥料,将水肥混合液直接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可溶性的农药、锄草剂、土壤消毒剂等,农用化学剂也可以借助微灌的系统施用。 那么下面我们看一下微灌的概念。微灌是微型灌溉技术的简称,微灌施肥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是一种灌水方法,又称局部灌溉。 微灌施肥具有灌水流量小,延续时间长,间隔周期短,灌水次数频繁,工作压力低等特点,同时它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就是灌水比较精确。 那么微灌施肥有哪些形式呢?我们常见的微灌形式主要有,滴灌、微灌、涌泉灌也称小管出流和渗灌这四种方法。目前蔬菜、果树和棉花运用最多的是滴灌,那么我们这项技术在生产中表现出就是滴灌施肥技术。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