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奥秘(六)易有三义

讲师风采
曾仕强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研究领域: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管理。个人专著:《中国式管理……
视频简介:
很多正直的人都认为,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应该一致才对,但是当我们懂得了《易经》中的道理,就会明白,什么叫“难得糊涂”。其实糊涂的是表面,清楚的是内心。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得很快,我们到底要不要变,又该怎么变呢?《易经》曾经被称为《变经》,因为宇宙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易经》所表示的就是变化的规律。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变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权不离经,第二个是权不损人,那么第三个原则是什么?而这些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易经》最早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做《变经》,因为它本身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变只”是现象的变化,而有很多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易经》中的“易”字,究竟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认为,“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