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之屈就汉王(下)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自从沛县起兵之日起,刘邦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成就大业,人才非常关键,但在蜀中,刘邦不得不面对张良要走的残酷现实。就在刘邦为张良即将离开而不舍的时候,张良又一次给刘邦出谋划策,献上了重要的一计,让刘邦看到了事业的转机。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自从沛县起兵之日起,刘邦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成就大业,人才非常关键。但在蜀中,刘邦不得不面对张良要走的残酷现实,就在刘邦为张良即将离开而不舍的时候,张良又一次给刘邦出谋划策,献上了重要的一计,让刘邦看到了事业的转机,那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计谋呢? 因为这次刘邦是从关中到汉中去,走了一条什么路呢?走的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条褒斜道,这个在《三国演义》中间,诸葛亮就曾经走过这个,叫褒斜道。褒斜道大概有多长呢?200多公里,也就是在当时差不多就是500里地,500华里。 这个褒斜道的南端在汉中,它的北端是在陕西的眉县,这两个地方中间有一个大峡谷,就沿着这个大峡谷修了一条路,这个路非常难走。有些地段是走的栈道,所以非常险。张良告诉他的一个计谋就是,张良既然要离开刘邦了,临走之前还是给刘邦献了一计。怎么说的呢? 他说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你为什么不走过去以后,就放一把火,把后边那个栈道给烧了,烧了以后,第一是断绝了汉中跟关中的交往,第二也让项羽知道我刘邦绝不会再回到关中来了,让项羽放心。你就是封到巴蜀,封到汉中,项羽还老惦记着你,你怎么能让项羽不惦记你呢?把栈道烧了。刘邦就听了张良的话,所以两个人在最后洒泪而别的时候,刘邦一把火把栈道给烧了。 烧了以后,项羽果然非常放心,觉得栈道烧了,再修复栈道是极其不容易的。所以项羽放心地回他的彭城去了,就是今天江苏的徐州,刘邦就带着他的人,回到汉中。当时叫南郑。 到了南郑以后,其实刘邦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这个时候他遭遇到了第三次打击,将士逃亡。在去南郑的途中,他手下的人纷纷套走,有当将军的逃的,有当士兵的逃的,这个好理解,因为刘邦的士兵基本队伍是哪里人呢?他是江苏沛县起兵的,他手下的兵是江苏兵,现在江苏兵你给他带到汉中,带到陕西的南部去了,没有人愿意去,要么是逃,要么唱着思乡曲,军心很不稳。可以说刘邦在这个时候,几乎是四面楚歌了。但是也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这是刘邦一生中间最困难的一段日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在一片唱衰的声中,刘邦得到了一个喜讯,让刘邦非常振奋,什么喜讯呢?就是他在回到南郑以后,他发现了一个军事天才,韩信,这是刘邦整个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