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自己之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

讲师风采
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
讲师简介:
熊丙奇,男,1972年7月生,四川资中人。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
视频简介: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职业规划的责任心,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差距。无论你现在是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大三,甚至是即将毕业,都要做这样的差距分析。分析现实自我与未来自我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经验差距,这些差距,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分析差距有三个角度,一是知识角度,二是能力角度,三是经验角度。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有的时候大学生写了很多文章给我看,他们就说学校的阿姨还有工人,他表面说是很尊敬他们,但是字里行间都展示出他是比他们高人一等的,像恩赐他们一样。我觉得这样的同学实际上接受这样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在今后的任何用人单位里面,大家一定要知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一定要知道跟周围的人建立一个非常协调的关系。最近大家不知道看到一篇文章没有,说的是这个高锟,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以前曾经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这篇文章里面谈的倒不是香港中文大学,而谈的是香港大学,授予的一位80岁的人荣誉院士称号,这个荣誉院士谁呢?是他们香港大学食堂里面的一个长期工作的阿姨,80岁成为香港大学的荣誉院士。这个食堂里面的阿姨是跟很多的学生都有过交流,包括以后毕业成为香港地区的比如说司长,甚至还有国外的著名大学的教授的人,还有院士的人,他都曾经得到这个阿姨的在学校里面的服务。当这个80岁的阿姨以一个工人的身份戴上荣誉院士的帽子,接受大家的掌声的只有所有的人不管他是院士也好,还有官员也好,全部站起,起立向她致敬,这就是一个平等的观点,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一个社会人。 我希望每个人都有独立一种思考,不要有想得太多,刚才我最先讲的就是身份的意识。我们每个人都要值得尊敬,而最值得尊敬的是我们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我们自己,而在这一方面就要谈到一个挫折。我们成为一个正常的合格的社会人和一个对自己负责的社会人,你就要善于面对这种挫折。今天的学生的挫折感来得太强了,什么地方都会受到挫折,老师批评他一下,他也觉得挫折了,同学骂他极具,他也觉得挫折了,然后失恋了,那更是了不起的挫折,然后考试不及格,那也是大的挫折。好多学生就是因为这种学业、爱情、情感、同学纠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自杀或心理疾病,甚至还有人走上犯罪,这些都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健康的心理以及没有正确的观看这个社会的一个方法所致,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做任何事情就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这么回事。中国的学生跟国外的学生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跟他们来讲,我们耐不得挫折,受不得打击,我们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觉得特别好,意气风发。而一旦受挫,我们马上就萎靡不振,在座的同学不清楚你们曾经接触过搞传销的没有?接触过搞保险的没有?虽然传销我们很鄙夷,搞保险的跑街我们觉得也特别的不舒服,但是最伟大的推销员都来自于我们搞这种推销的。他们伟大在什么地方,就是面对挫折,锲而不舍。我一直在观察一个事件,就是我们现在这种敲门,去推销保险的人,他们是怎样能够在短暂的一分钟之内,调整自己的心情,满面笑脸去面对未来。比如说前一分钟他敲门,打开门之后,别人一看卖保险的,滚,把门一“砰”关掉了。又去敲另一个门,满面笑脸然后又面对下一个客户,他一天面对多少“滚”,不要认为“滚”在他心里面就不产生波澜,肯定有波澜的,他绝对也是人,对不对。我们都喜欢听好话,不会喜欢听坏话,但就这样他一次一次成就了他的成功,我相信任何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就包括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新东方的俞敏洪,当年也是贴浆糊贴出来的,我们看到他今天说那个故事,多么地轻松,但是你想想在寒风凛冽的夜晚,一个电线杆一个电线杆地贴来,你想想我是北京大学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怎么去干这种贴电线杆的活。心里面是不是觉得很难受,那你会觉得特别难过的一件事情,同样新东方的徐小平,曾经在他的博客里面谢过这样一个故事,我觉得令我很感慨,他说他有一次在北京大学,主持一次演讲,请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大家知道现在大学里面的演讲,不像我们的国图有这么样的感召力,大家只要贴出一个讲座之后,马上就来了,大学里面的讲座基本上拉壮丁的,一般计算机系去几个,管理学院去几个,一定要去的,否则可能就很难看。那么那天晚上在北大,北大可能讲座也很多,可能这个人又知名度虽然有,业内知名度很高,但是没有公众社会知名度,对吧,就像我们可能某一个非常著名的院士,在业内很有名,但是他肯定没有赵薇那么有名,赵薇一去大家都去了,那个院士去了可能就没有采。那天请了个著名的人物到了北大去,然后马上要开始了这个会场,徐小平先生就负责主持那场活动,一看一百多个人的教室里面,稀稀拉拉坐了很少的人,这太丢脸了对吧,中国人肯定是希望啊最好是过道上也有人,那是感觉特别好,那下面的人很少,那怎么办呢。徐小平觉得太难堪,离开会还有20分钟,他问周围同学说,你们能不能马上就喊一些人过来,不可能了,怎么可能喊人呢,已经这个时候了,同学们也不可能来了,我到哪去喊。徐小平说那我来想想办法,他怎么,他马上从这个教室出来,虫2到旁边一个教室里边,教室里面同学们低头在做自修,他走上了讲台就说,同学们打扰一下,我是新东方的徐小平,知道吗,同学们都盯着他,没反应。他说不知道是吧,我是北京大学以前当过团委工作的,接下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隔壁教室几零几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在做讲演,你们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