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空间科技(二)

讲师风采
戚发轫
空间技术专家,神州飞船总设计师
讲师简介:
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州飞船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
视频简介:
戚发轫从自己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经历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跨越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我国航天55年的历程中,以钱学森、戚发轫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中国创造了三种能力——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戚发轫:我们中国自己做了几百项的实验,而现在包括这次的“神八”,也为德国人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实验。在座的有没有搞生物的?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中国为此专门发了一个十件八号,把二百多公斤的多种多样的种子送上天,回来以后科学家们正在筛选。中国现在已经有很多这种空间育种的基地,也就是很多的品种,农民有的为此致富了,这个环境还要用。 当然了还有一种,就是物质资源。因为太空有很多行星,行星上很多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咱们现在就探索、开发宇宙资源,就想解决地球现在的资源很贫乏了。科学家,你们说的,科学家说的,说经过预见,50年以后就不会满足现在这种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了,枯竭了。100年以后煤炭可能也没有了,这些资源从哪儿来?有科学家跟我们讲了,上天雨滴下海。雨滴现在大概深到12公里那么深,再深下去也很难,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下海现在,中国造的5千公里“蛟龙号”,实际上大概7千还更多。在这些雨滴和下海取得的资源的投入也不比上天取得的资源来的便宜。 所以现在就是希望能够把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上到底有什么东西能够搞清楚,最近的那就是,还不是行星了,地球的卫星,那么月球,月球有什么东西,还是科学家欧阳自远讲了,我们没拿到,我们是老远去看了一下。美国人阿波罗去了后是拿了二十几公斤的东西,给了中国一克,一克用了一半给了欧阳自远先生,欧阳自远先生用这半克的东西做了大量的分析,他讲,说月球上有同位素氦三。地球上有几百吨,月球上有几百万吨。假如用这些同位素来做发电的材料的话,发的电可以给地球上的人用一万年。你信不信,你去看看,就是这个意思。科学家们就是有这个预见。就是说这个东西还没有其它的东西,有没有水?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在太空里头找一个类地球的这么一个环境。 这个类地球的环境有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像地球有这么多的财富和资源,我们去用;另外一种,万一有一天地球养活不了地球上的人的话,我们移民到那儿去生活去。在做这个工作。你看现在这个事情大伙儿都知道,现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人造的探测器都去过,咱们中国还确实没去。咱们萤火一号搭错车了,就是搭苏联的运载火箭,推迟两年又掉下来了。所以看起来还得靠自己。就是说这个事情有物质资源要搞清楚。但是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轨道上或者太空,有丰富的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应该要去用它。地球也在用,我们中国也在用,但是穿过一百公里厚的大气层衰减很厉害。晚上用不上,阴天用不上,在那儿的话二十四小时都有的。所以我们所有的航天器都带两个大翅膀,它的电源都是用太阳能。所以这个环境,这个资源还是非常之丰富的。物质资源我们还没搞清楚,就在探索。所以这个资源要用。要用的话靠什么呢?就是靠航天器。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