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之牢笼英雄

讲师风采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讲师简介: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
视频简介:
晁盖死于非命,虽然他临死前的遗言让宋江十分难堪,但宋江还是坐到了老大的位置上了。按常理宋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替晁盖报仇,这样他这个老大才能真正地名正言顺,可奇怪的是宋江对此却只字不提反而马上做了另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那宋江这样做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这真的是反映了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吗?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们在上一讲,我们讲到晁盖死了,然后宋江就做了代理老大,那么一坐上代理老大的位置,他就先做了两件事,发布了两道政令。那么第一个就是先重新安排众位兄弟的工作,也相当于我们今天重新搞一个全员聘任,那么这个事完成以后,他又做了第二件事情,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个一字之改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大家认为晁盖的聚义厅,那是什么?是说明晁盖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立场,是英雄聚义,而宋江把聚义改成了忠义,那就是宣传对皇帝的忠义,是投降。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说这个说法不对,但是呢也对。 为什么即对也不对呢?我们先说说看它为什么不对?不对的理由有三,第一个,聚义厅不是晁盖命名的,所以你说宋江把晁盖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这首先话就有问题,聚义厅只是个泛称,它不是晁盖专门给这个地方命名的,当时的很多的山头,比如说桃花山,清风山,少华山,都有聚义厅;第二点,既然不是晁盖命名的,所以也就不能够说它是代表晁盖的什么政治立场,不能说聚义这两个字就有特定的什么含义,没有;第三,聚义厅不仅不是晁盖什么政治立场,政治路线的一个体现,恰恰相反,我们正好可由此来证明什么呢?晁盖这人根本就没有路线。我们刚才讲了聚义厅这三个字,这一个地方的名字是从王伦时候继承下来的,也就是晁盖从王伦时候继承下来以后,他根本就没有觉得有必要改动一下,那说明什么?说明他自己根本就没有立场,没有路线,没有想法,一应旧制表明他什么?很保守,固步自封,没有想到要把梁山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面貌,所以我们说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不是说宋江改变了晁盖的什么政治路线。这第一,我们说不对的地方,那为什么又说对呢?因为我们必须要承认,宋江确实想通过改名,想通过给聚义厅正式命名来体现他的政治追求,所以这个改名实际上是正式命名的意思,宋江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宋江是真是有想法了,他真是有立场了,他真是有路线了,而这个立场,这个路线是什么呢?也还真的就是要以忠于皇权为中心,所以我们说也对,讲宋江搞投降对不对,也对,他就是要搞投降,一字之改就是体现出对皇帝的忠心,对于朝廷的忠诚,这就是宋江的政治路线。 所以这一改,梁山确实改了,梁山的面貌确实变了,《水浒》有那么多好汉,大家都讲一个“义字”,宋江在这众多好汉里,他除了跟大家一样讲一个义字之外,他还多了一个忠字,这是宋江不同于众兄弟的地方,也是宋江高于众兄弟的地方。正因为宋江多了这一个忠字,所以他本人就多了很多的负担,多了很多的责任,也多了很多的劳累,宋江的可敬之处也就在此。刚才讲了聚义厅是那个没有实在意思,只不过是一帮哥们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成套穿衣服的分赃之地。但忠义堂就有了意义了,忠义堂的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忠义堂就把江湖改成了家国,把江湖之气改为道德正气。原来这一帮都是江湖的,无法无天的,无家无国的,但是改成忠义堂以后,他们有了政治上的向心力,他们有家了,他们有国了。所以宋江是怎么改变梁山的,就是在梁山的江湖之义里面加上了家国之忠,你可以说他们是回归体制,但我们也可把它看成是一个梁山的自我的脱胎换骨,梁山从此有了道德追求,有了政治目标。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