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经验的科学总结 伟大事业的行动纲领……

讲师风采
施芝鸿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讲师简介:
施芝鸿,曾任上海市委政研室处长,上海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浦东新区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庆红同志秘书﹑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长﹑副主任,2007年1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视频简介: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一个有着90年历史的老党、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决心保持光荣传统、把握世界大势、勇立时代潮头、永葆青春活力的宣言书、动员令。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同志对这篇重要讲话的框架结构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是广大读者学习和理解“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而权威的辅导报告。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施芝鸿:他说少奇同志说在这40年中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一道做了很多事情,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中国进行了人民民主革命,第二件大事是在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少奇同志还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重要思想,第一步是要完成人民民主革命,第二步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刘少奇同志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各项政策指引下,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的比较迅速、比较顺利,这里讲的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指在1953年我们党制定了一个叫做“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叫完成国家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叫“一化三改造”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样一个总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的比较迅速、比较顺利。那个时候我们党运用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工农联盟的理论,和农业合作化理论,总结了我国在革命根据地的农业户主合作运动的经验,按照解放以后我国的具体条件,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巩固和团结其他中农,通过各种过渡形式使我们国家的农业迅速的由个体经济转变为了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同时我们党还运用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资产阶级实行说买政策的思想,运用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可以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思想,总结了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中工商业政策的经验,又按照解放以后我国的具体条件对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相结合的政策。通过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成功的完成了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由此推进和促进了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这场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描绘的最栩栩如生的有一部小说,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大家可以看一下,在这本小说里面把当时过渡时期总路线,怎么指引着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了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改造描写的非常生动。这叫两件大事的概括,是我们党建党40周年的时候概括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