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医人士与琴学的关系(三)

讲师风采
范煜梅
老师
讲师简介:
范煜梅,蜀派琴人,同等重要国学网站创始人。1987年师从蜀派古琴传人曾成伟先生学琴,二十多年操缦不辍,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视频简介:
传统的养生理论也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更有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流传至今。而“医为艺海第一门”,祖国医学其实也含有部分技艺的特质。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律书》里面它就讲,律数是什么?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就是刚才我说的,那样倒来倒去的。角、羽。然后呢,这个都是错的,我没注意到。这是那个徵,下面那个没有改到。 还有《汉书》里面,《汉书》里面它有历律字,这两样, “乐律”的“律”是都在一起写的。也跟我们刚才讲过的《皇帝内经》的那两篇,它说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就是它的徵音、角音、宫音、羽音、商音,那是同一个东西。它是乐律上面它是怎么来完善或者怎么来表述的,我今天讲的是它怎么得表述过程,跟《皇帝内经》包括后来的中医书可能都会有交叉的地方。 这它就说了皇帝制作律馆的说法。至于,因为它已经是什么?《汉书》都已经是东汉的东西了,至于是不是记载的皇帝当您的一些做法,我是没法儿去评说的。我只能说它当年是这么说的。只有一个东西是可以考证的或者是可以试验的,就是我们的三分十一法,它出现的音律的音准跟它的三分十一的状态是不是对应的,如果它是对应的,那当年的这些东西就全部成立,到我们现在一会儿要看到的这张琴,是一个什么?是中国科学的一个永恒的记载,发明的永恒的记载。 好,这个就是跟大家比较熟悉,而且大家会在你们的医书里面会触及到的那部分。五音三律还有五行十二乐之间对应的关系。我想应该是在其他书上,你们的书上应该能够看得到。 那它呢,《晋书》,我要想说《晋书》这一部分,写这一部分的人,大家应该有所耳闻,李淳风,大家知道吗?他的另外一篇东西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前两年风传了一阵子,《推背图》,他是《推背图》的作者。就是写的这个《晋书》,因为唐初的时候写的《晋书》。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