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之僧格林沁 周亚夫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这段视频主要讲述两位古代名将的事迹。僧格林沁,中国蒙古贵族出身的清军大将,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活跃于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后在与捻军作战时战死。周亚夫,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还任过丞相重职,深得汉景帝的器重,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军纪严明,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死于狱中。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导视:僧格林沁是我国历史上是非功过颇多的一员武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清嘉庆16年,1811年6月5日出生。自幼家境贫寒,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他天资聪明,富有进取心,为人忠厚,保持了科尔沁人特有的忠诚、直爽、憨厚和热情奔放的个性。道光五年即1852年,15岁的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起扎萨克郡王。 僧格林沁的青少年时期在满蒙八旗中任都统多年,他虽贵为王爷,又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但由于出身寒门,懂得民间的疾苦,所以他愿意接近士兵关心属下,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战斗越艰巨,他越是亲临第一线督战,往往是身先士卒,对部下赏罚分明。同时,忠君的正统思想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惜对清王朝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道光皇帝驾崩时,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咸丰三年五月,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此时,太平天国已经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僧格林沁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等蒙古诸王劲旅出京。九月,设防紫荆关。十月,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北伐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咸丰帝赐僧格林沁博多罗巴图鲁称号。咸丰四年,1854年僧格林沁又在连镇打败北伐军。咸丰七年,1857年5月,命僧格林沁署镶红旗汉军都统。咸丰八年,1852年,天津大沽海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之病员,倾全国之良好整顿军队,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 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命僧格林沁至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口战失败的教训,积极筹建大沽海口和双港的防御工程,整顿军队,做好反侵略的各项准备。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 ,率领所谓换约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13只炮艇组成。行至天津大沽口时藐视中国军队的设防,不听中国军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闯入大沽口,引起了中国官兵的极大的愤慨。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三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僵持数日,敌舰撤走。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清廷对僧格林沁和有功将士大加奖赏。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