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之杨家将(上)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为了追求这种希望,杨老令公战死了,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宗保之子)继承遗志继续战斗;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主人战死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一千多年来,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可以不加思索地说出这个家族一连串闪光的名字,杨老令公杨业,佘太君,杨六郎(延昭),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以及杨宗保、杨文广、穆桂英、杨排风等,堪称满门忠烈,名闻遐迩,所以世称“杨家将”。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又名继业,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每次打猎收获总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如同猎鹰追逐野兔一般。杨业原是贝汉的大将,贝汉被宋朝平定以后,他就做了北宋的将军。因为他能征惯战,屡立战功,骁勇无比,所以人们称他“杨无敌”。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即公元979年,宋灭贝汉,杨业归宋,任右领军卫大将军,邢州刺史等职。宋初,宋朝廷试图用对辽战争的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奉命驻守戴舟前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契丹十万兵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等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宋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兵分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带领,向幽州前进,中路由田重进带领攻取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各地,西路由潘美和杨业率领攻取山西北部各地。然后三路军队会合收复幽州,杨业的西路大军一路上英勇作战,很快打下了寰、朔、云、应四州之地,但由于中路、东路溃败,西路军队成了深入的孤军,宋太宗命令他们迅速退回代州,不久应州的宋兵逃跑了,辽军又乘机打进了辽州,宋朝下令把寰、朔、应、云四州的人民迁到内地,要潘美和杨业的部队负责掩护。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