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峰会议--信……

讲师风采
李道亮
讲师简介:
李道亮,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数字农业技术与农村信息化战略。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
视频简介:
荒漠里,一座座植物工厂拔地而起,利用太阳能和其他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粮食蔬菜;计算机网络广泛覆盖,随时监控农作物、病虫害和农药残毒等情况,全过程保障农产品安全;农民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方便地将自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正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农业各个环节大显身手,将这一切变为现实。信息技术不断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使信息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和新……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想下面分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联网技术是新兴技术的最新的发展方向。我讲一下什么是物联网。第二个,什么是农业物联网。再讲一下国外的,这个可能稍微多一点,国外现在信息化怎么建立农业的,然后我们的国家情况,然后再说一下个人观点。 物联网跟互联网是对应的。互联网大家都知道,实现了人与计算机的连接,不分地域的连接。然后物联网就相当于实现人物和网络的连接。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让物体,给物体赋予思想。比如说咱们养猪,猪什么时候喂,什么时候吃多少,然后它的管理怎么做最优,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长出这么多肉来。这是让物体赋予思想。这是物联网的核心就是最佳的利用资源,最优的控制环境,然后使农业产生最高的产出,最得的能耗,还有最少的减少环境的危害,这样的思想理解物联网。物联网分三层:一层是感知层,就是获取环境、物体和个体,动植物个体信息。第二层就是要传输,应该是外界的,无所不在的实现联络。第三个方面就是处理,处理就是主要的实现刚才说的程序化的控制。那么物联网实际上是跟咱们现在农业的基本思想,现在农业不是要优质生态安全高效嘛。 那么物联网实际就是跟这个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通过感知环境,然后控制装备,实现农业资源、环境、能源的最佳。这个时间关系我就快点讲这块。如果物联网分三层:感知、传输、处理,那么传感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比如说你要控制温室的温度的话,你不知道温室是多少,所以这样传感器就应对。这个目前你们看到的这个图就是我们团队,大家从2006年到现在开发的,水的传感器主要用在水产养殖的,然后空气,气的传感器,比如说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类似的这种气的。然后还有土的,土壤水分,黏度,这些。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实现远程的,所以说无线在农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无线上又分两块:一块可以用供网,用咱们的Internet,用咱们的2G、3G,马上现在就要用到4D,还有就是咱们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就是说咱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GDP.这是我们团队这几年开发的,实现短距离,我说的短距离是在十公里以内的,短距离的通信,不需要手机的那些信号的。再一条就是处理,处理比如农业来说,是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物流,电子商务,所有的这些处理的模型都可以推到这个地方,所以应用是真正的应用。 那么把传感,传输,处理,控制连成一个整体,实现对物体的整个的优化,然后保障农业的生产水平的这个,那么这个网络够叫农业物联网,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一下。那么这是我讲的第一部分内容。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