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五)遏楚尊王(上)

讲师风采
李山
讲师简介: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视频简介: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建立霸业,使中原诸侯都团聚在齐国的旗帜下,但齐国如日中天的势头引起了另一个诸侯国的不满。这就是楚国。楚国在西周分封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国,经过几百年的兼并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大国,而且现在也处在上升期,强大的楚国开始对齐桓公的霸业进行挑衅,这对齐国是一个考验,齐国能使鲁国、宋国等这样的小国屈服,那么,面对楚国这样的大国,它还会有这样的实力吗?齐桓公和管仲究竟会怎么做呢?北京……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建立霸业,使中原诸侯都团聚在齐国的旗帜下,但齐国如日中夭的势头引起了另一个诸侯国的不满。这就是楚国。楚国在西周分封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国,经过几百年的兼并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大国,而且现在也处在上升期,强大的楚国开始对齐桓心的霸业进行挑衅,这对齐国是一个考验,齐国能使鲁国、宋国等这样的小国屈服,那么,面对楚国这样的大国,它还会有这样的实力吗?齐桓公和管仲究竟会怎么做呢?), 楚国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文化是非常发达的,可是,追寻这个楚国人,他的老根,他也是个中原人群。他们的远祖,大概在我们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在中原生活。楚国人跟殷商人群不是一个人群,就是不太对付。随着殷商势力的崛起,这些人就渐次向南退,南边西边退,退到了中原的边缘地区。等到了西周开始灭商了,西周人崛起了,发展到周文王的时候,楚国有一代首领叫熊鬻,司马迁在《史记》上记载他曾经“子事文王”,就是像儿子一样伺候周文王。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认干儿子,认干爹。一个弱小的群体,活不下去,他要归依一个大族,给人家做干儿子部落,这个事情在远古时期经常有。过去我不太相信这种记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周原,就在陕西出土了甲骨文,是周人的甲骨文。上边有一句话写着叫“今秋,楚子来告”。证明了楚国人的的确确曾经跟周人在西周建国之前后,建国前后有过来往,而且是“子”,就是“干儿子”。 周家建国后,封楚一块地,在河南的南阳盆地。爵位也低,干儿子。结果塞翁失马,南阳盆地下走是长江,广大地区相当于有待开发之地,楚国人向南发展,到西周后期逐渐强大了。自己称了王。楚武王、楚文王,称王了。周厉王强大时,他们去掉王的称号,周厉王一过去,又称王了。楚国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顽强。西周崩溃后,楚国人来了机会。周家曾在汉水封了许多诸侯。差不多被楚摆平了,趁着春秋混战,矛头指向北方。这个时间比齐桓公改革长,所以,面对日益强大的齐国,楚国此时不舒服了。就去打齐的盟国郑国。郑顶不住,齐离得远。郑文公想干脆投降,一位贤臣说不能这样,齐正帮助我们时,抛弃不顾,道义上失败,百姓不赞成。终于没投降。这个消息传到山东,管仲明白,齐楚冲突是必然的。齐桓公在黄河一带,与楚交锋是试金石。所以管仲开始谋划大战略。可巧这时齐出事,一个老婆来自蔡国,离楚近。这个受宠爱,一天两人在后花园荡舟玩,荡得齐桓公害怕,她越摆越厉害,吓着了他,生气就把她打发回娘家。注意这不是正式休妻,但是蔡国的舅子一看,当你是休了,找了个主嫁了。这事齐桓公不能容忍。恼怒。这时,正是楚打郑国时,管仲就抓住这个时机,齐桓公正气着,管仲正想利用这个现实。蔡国人凭什么这样做?蔡国背后是楚国。这个道理,一讲就通。所以,管仲提出与楚交一次手。齐桓公当然答应,打楚,楚国打郑,我齐就打蔡。齐桓公组织齐鲁陈宋等国,迅速组织联军开始袭击蔡国,这出乎楚意料。蔡国莱,“民逃其上”,百姓摆脱自己的统治。矛头指向了楚国。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