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传奇(九)卜式捐金(上)

讲师风采
李晓
讲师简介: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日本北九州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
视频简介:
刘邦建立汉朝后,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为了解决边患问题,汉武帝开始大规模对匈奴的作战,连年的战争,使汉朝的人力、物力消耗很大。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卜式的商人,他提出来愿意把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国家,并且不要求任何名利上的回报。那么,卜式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刘邦建立汉朝后,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为了解决边患问题,汉武帝开始大规模对匈奴的作战,连年的战争,使汉朝的人力、物力消耗很大。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卜式的商人,他提出来愿意把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国家,并且不要求任何名利上的回报。那么,卜式为什么要这样做 呢?) 汉武帝一天正批阅文件,突然一个商人上疏引起他的注意,这人叫卜式,为什么呢?原来,他在上疏当中说,愿意捐献一半家给国家。 这种事情在当时历史上有过,《左传》记过,春秋时秦进攻郑国,郑国商人弦高,赶着牛去洛阳做买卖,碰上了秦军。他知道郑秦间有矛盾,不远处冒出这股秦军, 估计是偷袭郑国而来。国家面临危急,怎么办?他急中生智,派人回国报信,同时,送十二头牛牛皮,去求见孟明视,说我们郑国国君听说要路过,派我来迎接,这 是国君派我犒赏您的。如果愿意停留我们愿意提供一天的口粮,如果只停留一晚上,我们担任警戒。 孟明视开会,说郑国有准备了,偷袭不可能了。如果强攻,孤军深入危险,干脆回去吧。回去了,遇到晋的伏击,覆灭了。弦高挺身而出救了国家,郑君赏赐他,他不要,甚至离开了郑国,不图名不图利。 汉武帝想,当皇帝久了,没碰到这样的商人,眼前的卜式愿意捐献一半家产,究竟是真还是假呢?他决定派人调查。到了老家向当地官员了解,他是河南郡人。相当于郑州洛阳一带,卜式从小放羊,父母去世早,弟弟年小,一个人,抚养年轻的弟弟,弟弟后来要成家,与弟弟分家,自己留下羊等,房屋给了弟弟,自己去放牧, 做买卖,十几年羊成千上万了,有钱了,重新买了土地,弟弟却是坐吃山空,卜式生气,恨铁不成钢,但不管不行,教育弟弟勤俭,一边分一部分家产给弟弟。在乡亲眼里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和谐家庭的模范。官员了解这些,还不踏实,直接问卜式,捐献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我从小放羊,不愿意做官。也不是申诉。愿意献给国家家产,是因为皇帝圣明,攻打匈奴,我觉得子民应该有钱的出钱,有力出力,才能打败创他们。我不能上战场,我应该尽点力量。 汉武帝派出去调查问题的官员了解卜式的为人后,不由得肃然起敬,回去以后就一五一十地给汉武帝做了汇报。可是汉武帝听了以后,依然是犹豫不决,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丞相公孙弘。公孙弘听了以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就一再讲这可不是人之常情,世界上哪有人干好事不图回报的呢?这太离谱了。该不是做秀吧? 这个卜式恐怕是动机不纯,别有所图。陛下,这种人我们可不能相信,更不能把他树为榜样,免得坏了我们大汉的规矩。陛下,这个卜式不要搭理他。那么汉武帝本 来还有些犹豫,听公孙弘这样一讲,那就更加满怀狐疑了。觉得这个卜式的做法反而觉得很可疑。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