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七集(下)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元末各处的反元斗争,遍地而起。这时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而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同时他也是继汉朝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年幼的朱元璋又为什么会去做和尚?朱元璋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了万人敬仰、威震四方的一代帝王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画外音】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三字经》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描述,特别强调了三个字“久亲师”,说明朱元璋长期亲率军队作战,其实说的也就是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那么,朱元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他的皇帝梦呢? 钱文忠:在南征北战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元朝的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开始告祀天地,于应天的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为首都,这就是今天的南京。至于他为什么起这个国号叫明,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一种比较多的人认可的说法是,因为朱元璋是明教徒,他当初信一种宗教叫明教,而明教是从古代西方传进中国以后,慢慢和中国一些传统信仰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兴宗教,民间宗教。但无论如何,他起国号为明。这也就意味着,经过99年的努力,汉人终于夺回了中原地区的政权,重新掌握了自己这个民族的命运。经过16年的征讨,朱元璋终于把他小时候玩的皇帝游戏,变成了现实。他实现了他当时的一个愿望,叫什么呢? 【字幕】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钱文忠:八个字,胡虏是指蒙古人,而这个口号,我们在清朝末年,我们又再一次听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把这个口号改了一个字,叫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时这个口号的原型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就从一个出身贫苦的,从小放牛的这么一个苦孩子,在40岁的那一年,变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采取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这几乎每一个开国皇帝,只要脑子正常的,不能像那些乱世的皇帝不能说,短命皇朝的皇帝也不能说,像朱元璋这样脑子清楚的,采取这种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后不久,各地的州县官前来朝见新的皇帝,朱元璋就对他们讲,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都没什么能力,像刚会飞的鸟啊老百姓,所以你们千万不能去拔它的羽毛,就好比刚刚栽下的树,你千万不能去摇它的树根,现在要休养生息。在朱元璋这种积极的推动下,明朝的农业恢复很快,中国的人民都是了不起的,历经战乱以后,历经动乱以后,只要政策一允许,只要社会一稳定,恢复生产的速度都很快。同时朱元璋开始大批的诛杀功臣。在这方面朱元璋是非常残酷的。 【画外音】世事难料,谁能预测到,当年随朱元璋出生入死、驰骋沙场,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最终都成了他的阶下囚、刀下鬼。其实纵观历史,有多少功臣命丧君主之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已经不是新鲜之举。但是,朱元璋诛杀功臣 ,仅仅是因为他权利欲望膨胀吗?还是其中另有隐情?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大批诛杀功臣呢? 钱文忠:1380年朱元璋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这个罪名当然在官方史籍上记载是擅权枉法,但恐怕都是欲加之罪,处死了胡惟庸。当时的一个宰相胡惟庸,和大批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再也不设丞相。所以我们要知道,从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没有丞相的,没有丞相这个官职,朱元璋把它废了。在这一个案子里边,朱元璋杀掉了三万多人,牵连杀掉三万多人,最后连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这是一个重臣啊!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接着朱元璋又在1393年,杀掉了著名的开国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也是个公爵。朱元璋怎么会动念头杀掉他的呢?一件很小的事情,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就命令蓝玉率兵前去讨伐,临行前朱元璋跟蓝玉,他对蓝玉要面授机宜,所以朱元璋就叫蓝玉,你手下的将领先退下,蓝玉你一个人留下,我有些秘密的事情要跟你讲,连说三次,朱元璋发现蓝玉的部下动都不动,没一个退下的,而蓝玉手一挥,唰,全退下了。朱元璋这就下决心除掉蓝玉,因为发现他手下的骄兵悍将根本不听他的。不久朱元璋将蓝玉杀死,牵连的也是几万人,基本杀光了。对于朱元璋这种滥杀,连皇太子朱标也表示反对。这个皇太子进谏说,陛下杀戮过滥,恐伤和气。因为一般过去还讲究天人合一,开国之初应该和和融融,你杀伐太多就影响了和气了,不是一团和气,都是杀伐之气啊。朱元璋什么话都没听,自己的太子跟他这么讲,没听。 第二天朱元璋叫人拿了一大把长满荆棘的,长满刺的荆棘,这些杂草,长满了刺的,放到地上,叫太子,你给我拿起来。太子当然怕扎手了,就不去拿。朱元璋就说,你怕刺不敢捡,我把这些刺给你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我现在把这些人杀了,除掉他们,让你能够安安稳稳地接班坐江山,难道不好吗?朱元璋就用了一个比喻来教育自己的太子,但是太子是比较仁厚的,太子嘟嘟囔囔说了一句,说什么呢?哎,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下。这个话你不是骂老爹吗?有你这样的皇帝,才会有这些桀骜不逊的要反叛的部下,将来我当了皇帝了,我的部下不会反叛我。你这个意思,气得朱元璋拎起椅子就砸这个太子,太子逃掉了。所以朱元璋的滥杀,到那个时候连太子都觉得害怕,同时朱元璋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