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五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三字经》“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炎宋兴,受周禅。”这句话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怎样从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割据,走向了相对的平静和统一。接下来,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公元960年建立宋朝。】却为何更加忧心忡忡?为什么说他的死是一个历史疑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在上一讲里,钱文忠教授,为我们讲述了 “炎宋兴,受周禅。”这句话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怎样从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割据,走向了相对的平静和统一。接下来,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公元960年建立宋朝。】却为何更加忧心忡忡?为什么说他的死是一个历史疑案?而一句“十八传,南北混。”的背后,还隐藏多少宋朝人的羞辱和泪水呢?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南宋朝廷,又为什么会制造出一桩千古冤案呢? 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三十五集。 【钱文忠】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也就是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驭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儿,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给镇压下去。 为了这件事情,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召见自己这位主要的谋士。就跟他商量,他就问赵普,从唐末以来,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什么一个道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赵普讲,陛下,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是因为藩镇手中的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全部收到朝廷来,把军队收归中央,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宋太祖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好。赵普又进一步对宋太祖讲,现在的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个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这两个人什么人啊?就是替赵匡胤打开开封城们那两个人。赵匡胤率兵出出,这两个大将替他留在朝廷内,看住朝廷的人。所以应该是赵光义很亲信的人,所以赵匡胤一听,哎,不会不会,这两个人是我的老部下、是我的老朋友,怎么会反对我呢?赵普就说了一段很深沉的话,说我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这两个人没有什么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我怕他们身不由主啊。赵匡胤一听,咚咚咚咚敲自己的脑袋,哎哟哟,亏得你提醒我、亏得你提醒我。 过了几天,赵匡胤就在宫里举行宴会,请几位老将喝酒。这个事情发生在公元961年。赵匡胤就举起一杯酒,请大家干杯!敬大家一杯。皇帝说这么一段话: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今天这个皇位。但是你们哪里知道,做皇帝有很大的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你们各位老朋友说,我当上皇帝以后一年多,我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啊。那么石守信这一批禁军的大将一听,感到十分惊奇。赶紧问:哎,陛下,这什么缘故?您干嘛睡不好觉呢?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啊,皇帝这个位置谁不眼红啊。那这些大将再笨,到这里话也听明白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吗?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这几位,我难道还信不过吗?但是就怕你们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到你们的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这个话一说,所有的大将都觉得大祸临头啊。赶紧磕头,泪流满面、号啕大哭。就说哎呀,陛下,我们都是粗人,没有想到这一点啊。请陛下开恩,给我们指一条出路吧。叫赵匡胤给他们指出路。 【字幕配画外音】赵匡胤本身就是靠掌握着禁军才当上皇帝的。因此,他对手握重兵的老部下越来越不信任,始终担心被部下篡位。当这些部下明白了皇上最大的担忧之后,赵匡胤又会如何处置他们呢?而赵匡胤最后是怎么死的,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千古之谜。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历史疑案呢? 【钱文忠】赵光义说,哎,我替你们各位老哥们儿考虑,你们还是把兵权交出来吧。到地方上去做个高官,做个闲官。买点田地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再结为亲家,彼此毫不猜疑,这不更好吗?这些大将磕头如捣蒜,谢谢陛下,陛下是恩德太大了,替我们考虑得那么周到,谢谢啊、谢谢。 第二天酒席一散,酒席一散的第二天上朝,这些人每人递上一份奏章,都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恩准,马上恩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该干嘛干嘛去。换取话说,宋太祖不算太残忍,比起后边的朱元璋杀伐功臣,他没有。他只不过把你的兵权收回来,就让你们养尊处优去了。历史上就把这件事称作“杯酒释兵权”。 这样呢,宋太祖赵匡胤,就把中央禁军的兵权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全部控制住。宋太祖建立的、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当中挑选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由朝廷直接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宋朝开始稳定下来。 赵匡胤当了十六年的皇帝,就驾崩了。而赵匡胤的死,也在历史上是个疑案。这个疑案还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烛影斧声。关于赵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语焉不详。这么一代开国君主,怎么死的?官修正史上不清楚。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