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八集(下)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朱元璋曾是一个横笛牛背的小牧童,游走四方的小行僧但他参加红巾军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由于朱元璋的特殊经历既造就了他坚毅果敢的作风,也养成了他多疑猜忌的性格。那么朱元璋是怎样治理天下的,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即位,建文帝以儒家的仁爱思想治国,但为什么在位仅仅四年,就被篡夺了皇位,而明朝后来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画外音:明太祖把皇位传给建文帝后,仅仅四年的时间就被叔父朱棣篡夺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但当时明朝的文臣儒士们认为,朱棣篡权夺位,实属不仁不义,所以拒不投降。那么朱棣是怎样对付,这些文臣儒士的呢? 而在朝廷里面,却是另外一番情景什么一个情景呢?投降的文臣只有四个,就是满满的一朝廷文官,投降的只有四个,大部分人或者逃跑,或者自杀。这样的数字加起来,将近一千人,这也可以看出那些文官是很认同,建文帝的那些文官并不认同朱棣。而永乐朝在一个短时间里,几乎没有文官可以使用,我们知道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服,而方孝孺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君臣非常融洽,忠心不二当明成祖打下南京的时候,朱棣自己有一个亲信的谋士叫姚广孝,跪下来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为什么呢?如果杀了方孝孺的话,天下读书种子绝也,“天下读书种子绝也”因为方孝孺声望太高了,如果你把方孝孺杀了,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所以自己的谋士,求他不要杀明成祖答应了他,因为毕竟是自己的谋士。南京陷落以后,方孝孺果然闭门不出,日日夜夜在家里,为了建文帝穿孝在家里哀号,哭泣明成祖派人,强迫方孝孺来拜见他,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廷大哭,朱棣耐住性子,劝方孝孺归顺自己,方孝孺不听,明成祖要即位当皇帝了,要有大手笔来拟一个诏书,大家没办法,就推荐方孝孺说这样的开天辟地的大文章,只有方孝孺才当得起,只有他的文笔才能写,于是又将方孝孺从牢里放出来。方孝孺当众的“嚎啕大哭,声彻殿庭”。明成祖好像这一下子被弄得心里有点实在说不过去,一看这么样一个忠臣明成祖亲自走下宝座,走下殿来,对方孝孺说,先生请你不要这样,我只不过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这个我们前面《三字经》已经讲到过,我是模仿周公,我来辅助周成王的。方反问一句话,成王安在,你既然是周公,你来辅佐成王的成王人呢? 成王被你辅佐到哪里去了?明成祖回答,已自焚,建文帝已经自焚了,方孝孺问何不立成王之子,那你既然是来辅佐成王,成王死了你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当皇帝呢,为什么你自个儿当皇帝呢,成祖又回答,所以他也真是耐着性子了,说国赖长君,国家还是要依靠年长成熟的人来做皇帝啊。再立一个小孩子不行啊,这个方孝孺不依不饶,他也比较厉害何不立成王之弟,那你干嘛不立,建文帝的弟弟呢?你不是要长君吗?成祖这个憋不住了,说此朕家事,这是我家里的事,没法跟他绕,然后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就我登位的诏书一定要你写。所以成祖还是内心有点怯,觉得自己当皇帝总得有个大手笔写个诏书,才说得过去,你要碰到个流氓皇帝,我管你,我自己宣布自己万岁不就完了吗,但是明成祖不是,方投笔于地把笔扔了,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草”我死无所谓,这个诏书,我不会给你起草的,而明成祖这个时候,还在耐着性子,“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就算你自己死了,难道就不考虑九族吗?接着方孝孺自己惹事了,因为一般的观念都是九族,而方孝孺大声回答,便十族奈我何。“便十族柰我何”,别说九族就算灭我十族怎么了,方孝孺第一肯定是做好了死的准备的,但是也有可能,他认为成祖不会杀他,因为他当时的声望太高, 所以他才敢说灭我十族何访,这一下朱棣气急败坏。他恨这个方孝孺嘴硬,就叫人把方孝孺就叫人把方孝孺的嘴角撕开,一直撕到耳根非常残酷,而且呢抓捕他的宗族门生,每抓一个人,就带到方孝孺的面前,就让他看,而方孝孺无动于衷,头也不抬,所以明成祖彻底绝望了。把方孝孺的门生,他的学生作为一族,这个曾经我们过去,也讲过的九族和十族,把他的学生也成一族,所以连九族一共变成十族总共873个人。全部凌迟处死,这个是非常残酷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