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四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三字经》“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这句话所描述的五代十国时期,让我们了解了后梁皇帝朱温的荒淫和后唐皇帝李存勖的荒唐。那么五代时期其他三个小朝廷:晋、汉、周,又都是什么样的命运?还有会有哪些荒唐国君出现?而《三字经》后一句“炎宋兴”的炎宋是什么意思?“受周禅”又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在上一讲里,钱文忠教授,开始为我们逐字讲述《三字经》“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这句话所描述的五代十国时期,让我们了解了后梁皇帝朱温的荒淫和后唐皇帝李存勖的荒唐。那么五代时期其他三个小朝廷:晋、汉、周,又都是什么样的命运?还有会有哪些荒唐国君出现?而《三字经》后一句“炎宋兴”的炎宋是什么意思?“受周禅”又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三十四集。 【钱文忠】在后唐灭亡以后,接着登上五代第三个皇朝、也就是晋朝的皇位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背着两重臭名的这么一个皇帝:石敬瑭。哪两重臭名呢?一个儿皇帝;第二一个,汉奸卖国贼。这是石敬瑭身上背着的两个罪名【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年,936年登基,太原沙陀人】。 关于石敬瑭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多数人批评他甘当儿皇帝,指责他是一个汉奸卖国贼。但是也有一些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现在看来对石敬瑭的评价不太全面,他割让国土给契丹,的确造成了严重的历史后果。但是石敬瑭在稳定中原的社会秩序、发展中原的社会生产、健全典章制度等等方面,也确实做了不少的贡献。就算是处理和契丹的关系,石敬瑭也并不是一味地屈从。有的时候,他也维护了中原的利益。 石敬瑭,根据《旧五代史》讲,他是太原人。而且呢,他的祖先还的确是在春秋的卫国,以及在汉朝都当过大夫、当过丞相的人。那么应该说他是汉人、他是汉族人。而由于汉末,汉朝的末年,我们知道董卓进来了嘛,关中大乱。所以这一支石氏子孙,就流亡到了西北。居住在那里呢?甘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张掖。石敬塘就是这一支的后人,不过这一支很早就被胡化了。他可能是汉族,但是汉朝末年就移居到了西北,几百年以后,大概石敬瑭也不觉得自己是汉族了。所以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石敬瑭应该算是沙陀人。沙陀人就是突厥人和回鹘人的一个分支部落,世世代代居住在今天中国新疆境内。这是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因为和周围的游牧部落争夺、争夺水草,连年战争、向东迁移。受到了唐王朝的接纳和庇护,就被安置在山西大同附近。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地讨论石敬瑭的民族问题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他不是汉族,你怎么说他是汉奸呢?就他汉族都不是,那你不能说他是汉奸啊。 石敬瑭在公元892年的2月28日,当然2月28日是阴历,出生在太原,性格非常的沉郁,也就是非常的内向、沉静,寡言笑。好读兵书,这是一个喜欢读兵书的人。后唐明宗、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那位不错的皇帝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年,926年登基,太原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在当代州刺史的时候,十分看重和喜爱石敬瑭,喜爱到什么地步呢?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所以石敬瑭应该是后唐的女婿、驸马。当李嗣源即位当了皇帝以后,石敬瑭当然官运享通、掌握重权。到了唐明宗、就是李嗣源的晚年,石敬瑭自告奋勇地出任了太原节度使,掌握了很大的权力,特别是兵权。李嗣源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养子,姓王。那么他跟石敬瑭之间的关系,当然非常微妙了。他是李嗣源的养子,而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嫡亲的女婿。但是皇位是他坐的,他怎么会对石敬瑭这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不心怀疑虑呢?这样一来一去,打起来了。而石敬瑭因为人在太原,和契丹很近。所以他在战争当中,就请求契丹出兵援助。而在这一场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和石敬瑭的战争当中,石敬瑭在契丹军队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也就是说,石敬瑭是在契丹的帮助下,开创了后晋这个王朝。而在这个时期,在两方面打仗的时期,石敬瑭已经认契丹的国主为父,称他为父亲。并且已经承诺,只要他登上帝位,只要他把后唐灭掉,他就会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金帛30万。契丹则保证我承认你、或者帮助你或者册立你为中原的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年,936年登基,太原沙陀人】就这样,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太原登基,改元天福,改国号为晋。接着他就亲率大军,向后唐的国都洛阳进发,当然后唐已经是不堪一击了,所以他建立了晋朝。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