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九集(下)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三字经》告诉我们,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是在煤山自缢身亡的。纵观历史,凡亡国之君不是昏庸无能,就是荒淫无度。那么崇祯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呢?《三字经》在讲完历史之后,紧接着又强调了读史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历史,也有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画外音】由于明朝的多位皇帝长期不理朝政,造成了宦官奸臣专权,崇祯继位后,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解决了大宦官魏忠贤。但此时北方的清兵屡屡进犯,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清兵最惧怕的,就是被誉为,大明长城的守关将领袁崇焕,那么崇祯为什么要处死袁崇焕,而自毁长城呢? 钱文忠: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由于是南方人,所以崇祯皇帝私下称他为蛮子,这个称呼还是元朝的遗风,元朝一般称南边的人就叫蛮子。袁崇焕的才能,当然主要在军事方面,即使在袁崇焕被杀之前不久,崇祯还是认为守辽非蛮子不可。崇祯心里是很清楚的,守住北方只有这个蛮子,而袁崇焕不爱钱、不怕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他在当时明朝好多边关大将当中鹤立鸡群,深受将士的拥戴。袁崇焕的部队,是明末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崇祯即位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并且监督登莱天津那边的军务,等于把辽东的全部防务交给袁崇焕,这难道还不能看出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是多么信任吗?但是仅仅过了三年,袁崇焕就在北京的西四被凌迟处死,不仅凌迟处死,而且传首边关示众,也就是说把他头砍下来到边关上给大家看。当然袁崇焕的死非常复杂,当然还有皇太极的反间计,这些都是袁崇焕致死的重要原因。但是,最终要了袁崇焕的命,最终毁掉自己北方“长城”的,毕竟还是崇祯的决定。仅仅三年,对比起三年前的平台召见、君臣相唔,赐尚方宝剑,到三年后凌迟处死。大家想想,崇祯对袁崇焕的无比信任,发展到把袁崇焕处死,这个变化是不是太快了?一个皇帝,对那么重要的一个将领可以这样处理啊,充分反映出他的多变、多疑,还加上刚愎、果断。 【字幕】多变、多疑、刚愎、果断。 钱文忠:一个人的性格多疑、猜忌,这样的人往往不果断的,大家想是不是?一个人疑神疑鬼,他很难果断,但是要命的是,这两种性格在崇祯身上都有啊。一面极度猜忌,极度疑神疑鬼,一面极度果断,所以他经常做一些根本无法挽回的事情。 【话外音】 袁崇焕,一个让所有清兵心惊胆寒的将军,最后却死在了自己所效忠的崇祯皇帝之手,明史中记载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而崇祯的多疑善变和刚愎自用,还造成了另外一位大将军的冤死,导致了崇祯最终的煤山自缢,那么这员大将又是谁呢? 钱文忠:杀掉袁崇焕使他没有办法抵御关外清兵的入侵,同时他还杀掉了贺人龙啊!贺人龙是什么人?是镇压李自成的一员悍将,但崇祯杀掉了贺人龙以后,李自成手下欢呼雀跃啊!说什么? 【字幕】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 钱文忠:说,好,把贺人龙杀掉了,从此取关中如拾草芥矣。你杀掉了他,我打关中谁都不怕了,因为李自成的部队是很忌惮贺人龙的。他是李自成的叛将,对李自成的情况很了解,他投靠到官兵这边,对李自成的打击是很大的。这一位对李自成作战极其悍勇的将领,也是被崇祯皇帝由猜忌到果断,一下予以处决的。崇祯诛魏氏,也就是杀掉魏忠贤是他17年帝王生涯当中最辉煌的事情,之后,他的果断就屡屡用错地方。我还比较强调,猜疑加果断,是传统帝王给忠臣良将的一剂最毒的毒药 【画外音】 崇祯的多疑善变和刚愎自用,害死了明朝能够抗御内忧外患的两员大将,结果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只得留下血诏,自缢身亡。混乱之中,清兵又乘机入关占领了京城,虽然明朝的军民奋起抗清,但明朝已经亡势定矣。 钱文忠:崇祯皇帝死了以后,当然,还有一些南明的小朝廷,这些南明的小朝廷依然在抗击清兵,根据现在发现的史料,南明的小朝廷也尽了一切的努力,有的去请传教士,从澳门买进火炮,请军事顾问,他们的军旗上居然画着十字架,南明小朝廷里面有的太后、皇后都受洗入了天主教。我们知道南明小朝廷有一些,比如皇后的教名叫海伦,还有一些皇宫贵妇的教名叫伊丽莎白,南明小朝廷里边最有权势的太监,庞太监教名叫阿提留斯,阿提留斯就是特洛伊之战里面那位大力士。南明为了抵抗清兵的入侵,派一个波兰籍的传教士,叫普里格,到了南明皇太后的诏书,上面加盖了玉玺,到哪里啊?到梵蒂冈,请求教皇派出十字军来帮助他们和清兵作战。但是气数已尽,明朝的气数已尽,最后也都归于灭亡。以后,就是明亡清兴的历史。统治中国276年的明朝彻底完结,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明朝的城市经济和市民文化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年代,全国的府、州、县的城墙绝大多数是在明朝包上了砖的,在这之前这些城墙都是夯土,就像咱们现在如果到比较偏远的农村,或者比较偏远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土坯房,在明朝之前很多城墙大家别以为真的有多坚固,在这些府州县都是土坯的多,而到了明朝,绝大多数包上了城砖。四大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部在明朝写成。书法、绘画、建筑、戏剧、歌舞在明朝完善。三大科技名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产生在明朝。然而,中国的科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