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挑战与机遇(上)

讲师风采
石齐平
讲师简介:
石齐平,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及研究所。现任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蒋氏培训中心客座教授、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蒋氏基金会讲师、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台湾……
视频简介:
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今天给各位做的一个演讲,主要的题目是《如何看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矛盾》,我今天的演讲,大概分成下面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就是两会的主旋律。第二个段落,就是决策高层的认知跟回应。第三,我们怎么看当前的改革争议。第四 ,如何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后,我们作一个结论,我给它下这个标题,向左走呢还是向右走呢? 首先,我们先谈第一部分,两会的主旋律。在今年的两会,2006年的两会中,出现了一个主旋律。这个主旋律简单地说,就是出现了一股来自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也包括了一些知识分子,也包括了一些学者专家,甚至于还包括了这一两天,被这个论坛邀请到这儿来给各位授课的专家们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所提出来的质疑,不用多说,在这一方的另外一边,肯定也有一方是为改革辩护的,认为,你们所提出来的质疑,要不就是不正确,要不就是虽然正确。但是并不像你们所讲的,这个问题是出在什么什么地方,换句话说,在质疑改革的对面,是辩护改革。就是刚刚结束的,今年的两会中,变成了一个主要的旋律。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那就是原本今年人大要通过一部非常重要的法案,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过那个法案的名字,叫做《物权法》。这个《物权法》是什么东西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制定一部法律来保障私有财产,那么这个《物权法》,基本上就是在《宪法》里面找到一个法源,在这个法里面,对于民营企业相关的私有财产给予一种法律上的保护,但是这部法律却在去年的时候,由于一位非常著名的教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北大的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加以质疑跟反对,认为这个《物权法》必须要再重新加以讨论,因为它可能违反了国家的《宪法》,甚至也违反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还有精神,他或许代表的是对于当前改革表示质疑的人中的一份子,但是他这个声音却获得了广大的回响,也因此,从去年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有关《物权法》的讨论也就沸沸扬扬,到今天并没有能够截止下来。因此,今年原本在人大,要讨论通过的这个法律,就被搁置下来了,暂时搁一搁,延缓了它的立法进程。因此各位就可以看到,我刚所讲的两会的一个主潮流主旋律,并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实际上确实反映出今天对于中国改革正反双方面的一种强烈的关注跟争议,那么这个争议最主要的来源到底有哪些呢?我想我们不妨随便地抓几个出来,你就可以看到这个争议并不是没来由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会里面讨论最多的就是所谓的三农问题,这是谁都知道的,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还有农业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出来好几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似乎,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决。第二个,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另外一个,三字开头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三难问题,一谈到三难,各位就知道了是什么三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除了三农问题跟三难问题之外,大家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是社会分配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和悬殊了,贫富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拉得越来越大了,让大家感到不安,也许也让大家感到不满。再下来一个问题就是最近这一两年开始,倍受关注的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资产流失现象。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关注这件事情,今天我们一开头要跟各位介绍背景,就是通过两会的现象跟主旋律来折射出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中,所看到的一个新的现象,新的关注焦点。而各位当然也就很清楚地从这里已经了解到,究竟将来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的下一个阶段的改革,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挑这么一个题目来跟各位讨论讨论的主要动机。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