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挑战与机遇(下)

讲师风采
石齐平
讲师简介:
石齐平,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及研究所。现任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蒋氏培训中心客座教授、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蒋氏基金会讲师、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台湾……
视频简介:
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通货紧缩、投资不足和失业压力则是短期要解决的问题。从两个方面看,非注意新,经济不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压力。我们的自然资源总数还可以,但人均拥有量就少得可怜,而且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这就开始进入到我们第四个主题,如何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老百姓要比今天我们中国,比方说像在座的各位更耳熟能详的,你说对不对?你去问别的国家,你今天碰到一个日本朋友,你跟他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啊,你跟一个美国朋友聊天,你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啊 你再讲一遍,对中国的13亿老百姓来讲,除了真正知识比较贫乏的老百姓以外,大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的是倒背如流了。可是,虽然对这个名词非常熟悉,我们究竟对于这个名词,真正的含义又有多少了解呢?我们不妨,借用下面我跟各位的分析,来看一看我们的了解到底有没有到位,看到没有?横的 我把它写成人民需求,人民的需求中国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老百姓过日子,就是开门七件事,分别叫做油、盐、酱、醋、茶。没错,开门七件事的七件事,其实只有人民需求中的一个字,食而已,除了吃饱肚子以外,老百姓在生活上关心的还有很多其它的。比方第二个叫做食,怎么样?衣,完了以后住,很好,再来 行,行完了以后就是教育,教育完了以后休闲 医疗,我们摆在这儿,乐等等等等,那我们究竟怎么去满足这些东西呢?这个轴我们把它叫做政府的角色,在满足老百姓这七个需求中,我政府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在计划经济中答案很清楚,您都不必操心 ,所有这七个我都给你负责到底了,你说我讲得对不对?可是我们今天发现,计划经济虽然有这个好处,可是,它有一个更大的,我们不能接受的一个缺点,那就是没有效率,死气沉沉,这就是为什么邓小平终于决定在1978年之后,说我们要换一条路走。那么,既然换一条路走,那你就不要期待所有这些东西政府都要给我,政府也不要有这个想法,说你们这些所有的东西,我都包了,这个观念过时了,这个时代过去了,但是老百姓的还是有需求哇,那究竟该怎么办?好,经济学家就给你答案了,你没忘记吧,现在这些需求,都应该由什么东西来提供?市场啊 ,对 ,市场来提供了,老百姓就在市场里面,自己凭自己的努力叫做我创造边际生产力,我来得到边际报酬,我创造的生产力越多,我得到的报酬就越多。OK,要解决这个食没问题,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基本的吃饭问题的时候,最容易做到他只需要让大家都能够凭自己的本事,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个问题自然解决了,吃好吃坏是一回事,但是他要吃饱问题不大嘛。你说我讲得对不对?别说今天,改革开放后二十七年,改革开放初期的第六年,1983、1984年的时候,十亿老百姓大多数人的肚皮就吃饱了。第二个比较容易解决的是什么?衣嘛,中国现在是全球纺织业的大国,你这个纺织业的竞争力已经强到了你的出口量,让别的国家都害怕的地步了,去年1月1号WTO解除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配额,也就短短几个月,中国的出口就像猛虎出栅一样的冲得全世界人仰马翻的,才不到半年大家都说停停停,暂停,暂停,受不了啦。 你说他进口增加了不是百分之几十,是百分之几百跟百分之几千啦 ,我告诉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衣的问题也不是那么大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