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

讲师风采
刘春
中央党校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讲师简介:
现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曾任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政治腐败的控制等。
视频简介:
党的十八大对于开展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反腐败斗争做了重要的部署,那么围绕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的认识,根据党的十八大的精神,我们对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对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又应该如何认识呢?我们怎么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第二个考验就是改革开放的考验。也就是说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化反腐败斗争也是改革开放的考验提出的命题。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也要从改革开放的需要来认识、来把握、来切入,我们看为什么改革开放的考验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这很简单,这是因为改革开放过程中一旦党风党纪出问题,直接的后果就是腐败贪污,而腐败贪污达到一定程度在规模上、社会影响上,在它的严重性上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它就会对改革开放形成阻碍、破坏,甚至葬送改革开放,难道这不是个考验吗?当然是考验了。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改革开放它自然就提出来反贪的必要性呢呢?这是因为客观上,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它存在着可能产生贪污、党风不正的隐患,答案就在这儿。 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呢?我们就说吧,改革和开放,这是我们整个国家在前进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提高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要我们要看改革是改什么,比如在现实社会生活我们会看到,改革的大量是改制度、改机制、改体制,也就是机制转换、新老体制接轨、制度要调整。但是我们就很清晰地能够看到,在机制变革过程中,体制转轨过程中,它客观上存在着什么呢?新老机制的对接,新旧体制之间的磨合,这中间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这种机制转换,体制变革带来客观上带来什么呢?客观对于一些部门,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挑战和考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到我们的现实就能够知道,过去在不改革之前,我们的机制,老的机制,体制,旧的体制下,什么是老的机制,旧的体制?比如说计划经济,因为当时大量的资源它没有市场化,资源分配。像重要资源的分配、流通都是通过国家计划,在这里边具体的部门干部是没有自由裁量的空间的,他没有自行决定的幅度,这是自由裁量。所以在计划经济下,你会发现客观上由于它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有自由裁量的机会,没有那么一个每个具体的官员可以凭借的自己意志来决定资源去向的那么一种可能,所以计划经济下的贪污腐败少得多。 但是后来机制变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的分配,大量的公共机会的分配,它和市场机制接轨,但又没完全脱离政府管制。就在这个既和新机制接轨,又和老体制没脱轨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官员的自由裁量的空间。它在新老体制交接,过渡的这个模糊地带空白地带,它可以做一些自由裁量的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个阶段内,都能够经得住考验呢?能经得住还是经不住呢?这就是个大大的问号。因为我们知道在自由裁量的那个机会和空间里就有可能有些人就为自己谋利,反正是体制转轨,很模糊,空白地带、灰色地带,事实是如何呢? 事实就是这样,一批干部,包括一批贪污腐化的,被党纪国法追究的就是在新老体制交接、新旧机制过渡的过程中,他经受不住这个考验,认为机会来了,私欲膨胀,他一方面权力大了,权力大了以后就把私欲放大了。前边讲权力的双刃剑,权力腐蚀的作用就在于能把人的私欲放大,私欲放大以后又没有自律自省,外在的他律、监督一时又跟不上,这时候一部分人就中箭落马,就掉进到贪污腐败的泥坑里了就是这么来的。这就是改革开放的考验,这就是改革开放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上有这个问题。它确确实实在新老体制交接,新老体制变轨的过程中,对我们的干部队伍提出了考验。但是十八大讲得很清楚改革开放考验,你经受不住考验,如果不能够因革依法办事,不能够清政廉洁的话那就是贪污,贪污了就是腐败,这说明你没经受得住考验,这是现实。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