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促进民生改善(三)

讲师风采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孙立平,197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81年入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学习。1982年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年1月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
视频简介: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仅持续快速增长,而且效益明显提高,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加。国家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力物力显著增强,有条件解决多年积累的老问题和最近出现的新问题。今年以来,政府加强了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扶持,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部分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低保水平;在全国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幅度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