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之鏖战荥阳(上)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从战争的角度来讲,项羽绝对是个能打硬仗的人,自他出道以来几乎是百战百胜。当韩信在黄河以北打得顺风顺水时,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败退到荥阳,他建立起一个防线稳来阻止项羽的进攻。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刘邦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那么在被动挨打的时间内,刘邦经历过哪些磨难,他将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刘邦是汉二年的四月进入彭城,遭到惨败,汉二年的五月退到荥阳,退到荥阳以后刘邦就组织起防线来了,这个时候多亏他手下有一个谋士。 这个人叫郦食其,我们多次提到过这个人,郦食其给刘邦帮了很大的一个忙,郦食其帮助刘邦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 郦食其是一个非常重视军粮的一个谋略家,所以郦食其就告诉他说荥阳这个地方有一个大粮仓,这个粮仓是秦朝的时候建起来的,叫敖仓。就在黄河边上,他说你应当据敖仓之粟,守成皋之险,你才能够阻击项羽。所以刘邦就听从了郦食其的话,就专门修了一个通道,运粮食,这个通道叫甬道。什么叫甬道就是修一条路,这个路的两边用砖砌起来墙壁,中间是路,两边是墙。中间这样来运粮食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楚军的攻击了。这条道在史书中间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甬道,刘邦修了一个甬道来运送粮食,这样就保证了他的军粮。 有了军粮,刘邦在荥阳就算勉强支撑下来了,但这个事不能时间长,时间一长项羽就看出门道来了,项羽看到刘邦能够在这儿坚持关键有这么一个两边有墙的甬道,断了甬道就能够置刘邦于死地。 所以从汉二年的五月,刘邦开始修甬道,一直到汉三年的十月,因为当时是以十月为岁首,十月就是汉三年的第一个月。到了十月份,项羽看出门道来了,就抽调他的精兵把他的甬道给破了,他它给断了。甬道一断,粮食就断了,粮食一断,刘邦就守不住了。 所以刘邦这是经受的第一个磨难就是甬道被切断,因为给他建议修甬道的是郦食其,所以他又找郦食其商量该怎么办,这郦食其又给他提了第二个建议,郦食其说他说当年商汤灭了夏桀以后,把夏桀灭了,但是夏族的后裔被商汤封为王,说周王灭商以后周武王给殷的后人也封了王。他说你现在应当怎么样呢?你赶快封天下六国的诸侯,就是被秦灭的六国的诸侯,封他们为王。 封了以后这些人都起来了,接了你的封,他们各自占据一方,他们都会成为项羽的敌人,项羽的敌人一多,你的压力不就减少了吗?这就是郦食其的方法,郦食其的办法。 刘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赶快让郦食其去做六国国君的印,印做好了,准备就去封。这个郦食其还没有出发,回来了一个人,有一个人出差回来了,这个人是谁呢?张良。 张良出差回来了,张良一回来刘邦就看见他了。刘邦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他手下所有的人他对别人说话都极不客气,甚至于是连说带骂,唯独对张良非常客气。他称张良历来不叫张良,叫子房,称张良的字叫子房。他正在吃饭看到张良出差回来。他就说子房你过来,有人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我说给你听听看行不行。张良就过来,刘邦就把郦食其的计划给张良说了,张良一听,张良说你要按这个去办,你全完了,你称帝的这个大业全部作废了,不成了。 这一说刘邦大惊失色,就问他为什么不可以。史记的留侯世家中间详细记载了张良对刘邦说的八个不可以,说了八条不可以,这八个我们不详细说了,我们说其中的一条。这一条是说什么呢?他说天下很多人现在跟着你打天下,这些人背井离乡跟着你打天下,为的什么?为的将来就是能够封一块咫尺之地,你现在好,你把地封给天下六国的后人了,你只要封给他们这就带来两个结果:第一,你地封完了,将来没有地封给这些给你打天下的人。第二,这打天下的人都来自六国,如果他们自己的国君被封了王,他们各自去侍奉自己的国君,就没人跟着你了,你这事不就完了吗? 张良这一说,刘邦正在吃饭呢,一听张良说这个话,史书记载是辍食吐哺。辍食就不吃了,吐哺是嘴里正在嚼的饭不嚼了,一口把饭吐出来,张口对着郦食其骂了两句:竖儒几败而公事,这话什么意思呢?你这个臭读书的,差一点坏了你老子的大事,这个他对郦食其还是很不客气的。 然后另趣销印赶快把已经铸好的六国国君的印全部销毁,回护把它销了,不封了。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张良阻封,张良阻止刘邦封六国后人。 这件事说明什么呢?我觉得第一说明刘邦是有病乱投医啊,刘邦在荥阳这个地方被项羽打的受不了,没有粮食吃,说郦食其给他提了一个办法他马上就去执行了,这叫被打急了,有病乱投医。第二,说明刘邦这个时候是在被动挨打最艰难的一个时间,但是张良光说这个郦食其的办法不可以,那该怎么办呢?张良提不出来。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