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二)

讲师风采
陈漱渝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
讲师简介:
陈漱渝,1957年考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西城第八女子中学现名鲁迅中学任语文教师。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至今。现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兼任……
视频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原来对立的城乡二元模式被打破了,所以导致城乡人口大幅度的流动,城市的繁荣靠的的农民工,农民工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所以每年春节就造成了一亿五千多万人口的大迁移,所以就出现现在春节一票难求的景观。这就体现了春节文化的时代性,除此以外春节文化的时代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第二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原来那个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被打破了,过去不是加三固定吗。什么人口、什么土地、农业的工具都是固定的不让动,所以农村户口、城市户口都是屯定的嘛。现在的话这个城乡对立二元模式打破了,所以城乡人口大流动,很多城市这些年的繁荣靠的是农民工,农民工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所以每年春节就造成了一亿五千多万人口的大迁移。所以为什么出现现在春节一票难求这样的景观呢。 你看外出打工的,老大四川一共有1763万人外出打工,老二是安徽,1723万人,湖南是老三,湖南一般去广东那一带,有一千三百九十多万,江西1141万,所以每年过春节到导致了,一两亿人的这种大流动。这种景观也是体现了春节文化的时代性,还有就拿城里来讲的话呢,有人感到越来越冷清,因为我也是城里人及我们跟邻居也是,不能说老死不相往来吧,往来都比较的少,所谓什么熟人社区,像过去大院里面串来串去,张大妈、李大妈这个情况越来越少。坐牢似的,铁门、铁栅栏,把自己关起来,所以春节就是越来越冷清,干吗呢,没劲,没劲到农村去吧。今年我们就到郊区去摘摘草莓,城里就比较冷清。 今年我们这个年叫做兔年对不对,这个十二生肖就是传统文化,每一个生肖,它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也就是兔年。那人类生存捕猎兔子,可能一万年的历史,饲养兔子恐怕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我们现在像殷墟出土的文物当中就有商朝晚期的玉雕兔,所以古代诗歌当中就,最早的典籍叫《诗经》嘛,《诗经》里面就有什么,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就把兔子把它烧烤了,就有这样的记载,但后来的话发展为把兔子作为一种吉祥物,月宫里边的兔子纯洁、吉祥跟皓月一样,甚至把兔子作为一种高尚道德的象征,那么如果长辈属兔,那么晚辈也可能不吃兔。所以一个兔子它里面也有很多很多的文化内涵。 最临近我们的节日,这次讲座的节日就是元宵节。那么元宵节有它的时代性,因为在汉朝的时候,元宵节是一种国家的祭奠,不是老百姓的节日。到了隋唐的时候才成为全民同乐的一个节目,那么元宵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是灯会,看花灯。现在的话城市里面有什么灯会,没有。过去的时候有着男女授受不亲,一般的妇女她是不大出门的,可是那个元宵节那天晚上,那是一个大解放,妇女抛头露面也去看灯。咱们黄梅戏里面有一出叫做夫妻观灯嘛,那个大夫带着年轻漂亮的妻子出去观灯,结果呢碰到了有一些看灯的人,不看灯看他老婆,他说你看灯,看我老婆干吗对不对。 所以那个时候是一个男女精神大解放的一个节日。现在不是我们上网不叫百度网吗,那个名字哪来的,就是辛弃疾的那个词里面来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观灯的时候,也是看一看那个漂亮妞。现在这个城市西面灯会越来越少,今年好像前门有灯会是吧。所以现在那个作家肖复兴说,现在我们元宵节的内容突出了一个吃,还是一家坐那儿还是吃元宵,吃点火锅,还是吃。这个灯会的内容淡化了,吃的内容又突出来了。 我刚才举的这些例子,说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同样一个文化现象,都有不同的一个侧重面,有不同的表现。清明节也是一样,清明节祭祖,一方面是我们对我们的祖先感恩,另一方面,我们也祈求祖先保佑。过去的话人们是土葬,清明节我们去到坟前去拔草、去磕头。后来觉得这个人口那么多,耕地那么少,我母亲去世的我就采用的是水葬。就把她沉在我故乡湘江的那个桥墩下。我说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的骨灰也到那去陪伴我的母亲。 所以这些年只有有机会,我就到湘江边祭祀我的母亲,那么前些年的话也是烧点钱纸,放点鞭炮。后来说不文明啊,污染环境啊,所以到了去年我就献花了,就捧一束鲜花到那儿去跟她老人家鞠躬。那么到了好像八宝山更加文明,就是网祭,在网上写点怀念父母的诗文。所以这个清明节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祭祀的方法。所以文化有它的时代性。 文化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它的民族性,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几个,有几个大的文明圈。一个是中华文化,一个是印度文化,一个是阿拉伯文化,还有一个就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现在像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都已经逐渐地衰亡了。中华文化现在还是显示出它的一些活力。这个文化的民族性非常重要,有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呢,说文化存则民族在,文化亡而民族亡。没有科技那就不足以强国,没有文化则足以亡国,提到这个高度。 我们知道这个在辽代,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契丹族,现在在我们国家你去找,哪有契丹族啊,有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契丹这个民族它的文化被汉族的文化同化了,同化了之后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所以正因为这个民族的命运跟文化的命运联系这样的紧密,所以保护民族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的重视,是这样的。所以每一个民族它都有它特定的文化表征。 所以你看我们要说作为日本,什么花道、柔道、樱花、相扑是作为日本民族的文化的表征。像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