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反对“设计”(二)

讲师风采
杭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视频简介:
在中国现在经济这样一个发展环境下,一个好的设计师是必须要考虑设计与情感的问题,而且理智在很多的时候一个中国人深层状态一个更宏大的思考的问题。而情感是在充分考虑现实的情况下,来如何处理跟这个理智关系的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可能要对整个设计的这种作品的发展的一个尺度,既有一种这个造福的、善意的、平和的,是一种协商的一种给予的一种想法、一种态度,同时也会考虑到我们每个人喜新厌旧这样一种天性,这种天性无论是他……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在这三者的情况下,商人必须要有一个体制上的对他进行一个约束,我们整个设计的三个部分才能够最后有一个良性互动的完成,但是很遗憾的是设计的体制在中国,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非常好的建立起来。我记得前年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在做世界平台设计大会的时候,主办单位曾经召集我们去开会商量,说我们怎么样来想两句话,能够引起中央领导的注意,能够引起中央领导对设计的注意,当时大家想来想去,这两句话始终想不出来,所谓的能够说的最好、最简明扼要的几乎是没有,到最后大家说我们想的两句话为什么这么难呢?你说设计这个问题在西方,在欧洲已经不是问题,大家也许可以看到媒体报道,像英国的设计委员会的主席,一般都是撒切尔夫人她曾经当过设计委员会主席,台湾的马英九他们对设计的重视,说的话很想我们大陆的做设计的专业人员说的,但要让我们大陆的领导要说一句设计的重要性,我想可能是需要请他的秘书来拟稿,所以设计在中国的这种波动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原因在里面,包括大家可能记得奥运会,每一届的奥运会实际上对所在国的设计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追捧,像韩国的奥运会,对所在国家的设计都是一个非常极大的推动,但在中国,大家都在不满中国奥运会的设计,但这里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设计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设计叫设计体制没有建设起来呢?我们的政府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不是说我政府来采取商业招标的方式,来约请设计师,我现在有这么一个项目,他的要求是什么,我们这边需要多少投入,有多少设计费,你们里投标,我们有一个专家我们来领选,这是一个良性的设计体系,但是我们中国做奥运会的设计都是绝大部分都是一个政治的任务,请你们中央美院,请你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请某某的学院,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你们必须要把它完成好,至于你设计的什么东西,领导来决定,最后的决定权在领导,这个有没有设计费,这事办了以后再说,这是国家重要的任务,所以我当时说过奥运会本来是促进中国设计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我想我们中国的设计界没有接触到这个机会,中国的设计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往深里说其实都是中国人对设计意识的薄弱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中国人的设计意识会薄弱呢?我想大家可能一看到历史问题就比较头大,我说的简单一点,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因为设计撇开那些被设计的层面,我想不管怎么样,不管是不是真的被设计,他对于我们生活的一种可能性的开拓,设计还是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希望我们生活是丰富的,多样的、有趣味的,都希望我们的生活在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向前拓展,而这种设计所在生活层面上所体现的对人的关怀,实际上是一个民主价值在生活上非常重要的体现,所以改革开放我曾经说过,改革开放中国发展设计了,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种启蒙,它是一种真正的从生活层面的启蒙运动,因为你看过去我们文化大革命我们的生活都非常简单,谁要是某个人说我们要专门研究一个口红的问题,或者专门研究一下某个化妆品的问题,这个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但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其实关于设计,就像我刚才说的适用和时尚的关系一样,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一样,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它是一直都存在着矛盾的,你看比如说举北京马路上跑的车为例,按理说如果说汽车是一个代步的工具,大家都开奥特就行了,都开QQ就行了,可是我想可能你们每个人如果有了比QQ和奥特更好的车,你们在马路上看到QQ和奥特,你肯定很多人会看不起他,可是如果某个新闻报道,比如说现在谁的儿子宝马车撞人了,当然这个宝马车肯定坏的了,就是通过的一个交通工具,它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它的道德的层面一直是非常不稳定的,有些时候比如说我会回了老家,老家的好车很多,大家路上开一个宝马车也就无所谓了,可是你如果去一个西部的边远的贫困地区,路上出现一个好车,可能大家的眼睛,绝大多数人你不放字,你一放字大家肯定是仇视你,对一个车的使用者是这样,他选择了什么样的车,会在他所周围的朋友以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当中产生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妥当的问题,所以当年我想非常了不起的是,德国制造的那个时期,他就已经通过这个标准化问题的提出,其实他是对人工制造物怎么样来适应人的生存,人的使用的一个最重要的团体,我想我们今天看来没有德国制造同盟,就应该没有宝马车,所以德国制造同盟那种风格标准化,通过批量生产,既解决大工业的生产的问题,同时也从对成本的降低,从普通老百姓能够在一个每个阶级,一个没有层次的层面来享受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制造同盟他所提出来的东西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制造同盟以后,包括那三个阶段他本身就非常矛盾,我们先暂时不说第一个阶段就是格罗皮乌斯那个阶段,我们可以来看迈耶那个阶段,迈耶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迈耶的出发点很好,他是想通过更廉价的制造,让所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