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反对“设计”(四)

讲师风采
杭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视频简介:
现在国际上有几大重要的设计年展,一个是米兰的设计周,一个是伦敦的设计节,一个是美国库珀的国家设计展,还有法国的生态田,基本上这几个比较有名的,中国因为其实广州和上海都有,但是呢,那个是像上海是设计博览会,在学术性在中国应该没有,所以我们也想这个展览最初就是我们要把真东西拿来要把西方、欧洲和美国的最近两三年最新设计,这里面不要受品牌背后的那些影响,还是偏重于学术性,让我们中国人能够有所启发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提问:我听了您的演讲,我有一些感想,我完全不学设计,我从外行人或者旁观者来看到这个问题,第一点我听到您说善意和设计的关系,善意您找一个大致相对英文叫做good,其实我觉得善意的意思可以从以人为本这个观点可能更恰当,或者从使用者的方便和舒适这个观点,所以我认为可能应该把这个词整个概念都放到设计里面去。我是学电机的,我相信周围也很多,因为我觉得我的数理和自然科学不好,我对艺术有兴趣,所以我来学设计,刚刚唐老师在后面的大设计也提到了这一点,实际上宇宙是一个,你可以把它当做是神或者把它当做一个太伟大的大自然的大设计,而这个大设计里面,牵涉到很多物理数学和一些最基本的逻辑科学的概念,我最近刚刚从佛伦萨普回来,实际上我也非常的感动,我认为在文艺复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几乎没有任何的界限,比如说像米开朗琪罗他可以把人体解剖到非常非常精确的程度,所以对于真、善、美,我认为是设计的主要因素,而任何一点都不能缺憾,谢谢。 唐老师:谢谢孙老师,孙老师过谦了,因为孙老师是微软的语音识别方面的著名科学家,刚刚孙老师说的真善美我们也想到了,你想孙老师比我年长一点,在座的更多是年轻同学,对真善美现在已经不敏感了,就是对真善美这个词不敏感了,还有像类似这种以人为本这个词是给诺基亚和什么的,都变成商业的口头禅了,我们也知道这个善意的设计不准确,但是我们这是一个策略,因为我们在商业设计前面还有一个词叫“仁:善意”的设计,这个“仁”我们就不翻译,我们英文里面就是一个拼音ren,所以我们希望老外碰到ren的时候,这是什么词他不认识,下面又看到了这个注释就知道,所以就促使他会觉得这是在中国的国际设计,同时让他看下面我们有一个关于设计善意的一段比较展开的阐述。 所以后来我们在米兰设计周的时候,就把这个带出去,把那个看一下,他们觉得他们基本上能够接受,因为其实我想可能就我们接触到的西方的设计师来说,对设计问题学理的思考,我的体会还远远不如我们中国设计师对一个问题思考的那么深。 这里面就像金庸小说里写的,武林秘籍读得好的人,实战经验好的人各有所长,大家到时候去看展览就可以看到,就是有些比如说武林秘籍读得好的人,他把设计的语言变得非常隐讳,尤其有的不是一下子功能性很明确的一些东西。 那么西方的设计师他是两级特分明,要么是非常关键的,要么就是很好的,刚才我对孙老师的这个问题还有一点要提的是,尤其真善美的“美”的问题,其实这两年我们中国人不提它是有问题的,如果说美的角度来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没有人认为美是不好的,但是我们今天为什么不提“美”,包括我们今天其实中国的现在的媒体宣传,中国的文艺作品,尤其以电视剧为代表的作品,对美的忽视对人性丑恶的过分的放大,我不单是对这个社会稳定,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晚上能够安心睡觉都是不好的,其实对“美”的问题的缺失已经成为太大的问题,美是发展了,美应该有今天的从不同的角度,年轻一代会一代一代不同的人去尝试,但是这个问题应该是存在,而且我们知道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由的,不是别的东西,不是它的形式,形式只是外在,好的谢谢孙老师。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